《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現(xiàn)存于《古名家雜劇》本和《元曲選》本,兩種版本有差異:一、二折詞句稍有不同,第三折差別較大,前者 【滾繡球】下有【道情曲】等五曲,后者只【伴讀書】等三曲,詞句也不同。第四折也有較大差異。
此劇亦是神仙道化劇,取材于呂洞賓三到岳陽樓,度柳樹精成仙的民間傳說。
今據(jù)《元曲選》本。故事是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到岳陽樓飲酒,見柳樹精可以度脫,但因其未得人身,便叫它去郭家投胎。又有杜康廟前的白梅樹,也有靈氣,又讓梅樹精去賀家投胎。二樹精投胎后,一為郭馬兒,一為賀臘梅,二人結(jié)為夫妻。三十年后,呂洞賓下凡來,要度二樹精成仙。賀臘梅很快悟道;郭馬兒卻留戀紅塵,遲遲不能省悟。于是呂洞賓三到岳陽樓,通過種種變幻,開啟郭馬兒的道心,終于使他記起前生之事,了道成仙。
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呂洞賓三度城南柳》,簡名《城南柳》?!朵浌聿纠m(xù)編》、《太和正音譜》均有著錄。
此劇亦是神仙道化劇,取材于呂洞賓三到岳陽樓,度柳樹精成仙的民間傳說,它與馬致遠《岳陽樓》的取材相同。前兩折的構(gòu)思也相似。因之,清·梁廷冄在《曲話》卷二中說:“馬致遠之《岳陽樓》,即谷子敬之《城南柳》,不惟事跡相似,即其中關目、線索,亦大同小異,彼此可以移換?!逼鋵嵰膊灰苏f得如此絕對,本劇后兩折的戲劇性,就勝過《岳陽樓》。曲詞通順流暢,秀麗自然,寫水上景致亦佳,這說明戲曲藝術的進步。
今存《脈望館古名家雜劇》本、《雜劇選》本、《元曲選》本、《柳枝集》本,以《元曲選》本較為流行。各本曲詞幾無差別,題目、正名亦皆作“岳陽樓自造仙家酒,截頭渡得遇垂綸叟,西王母重餐天上桃,呂洞賓三度城南柳”?!朵浌聿纠m(xù)編》僅刊后兩句,又“重餐”作“重會”,疑“會”是“餐”字之誤。現(xiàn)據(jù)《元曲選》本整理。
仙人呂洞賓望氣得知岳陽郡中將有神仙得到度化,便來到岳陽樓,以一錠墨換酒喝,醉后便睡。樓下有一千年老柳樹已成精,杜康廟前有一株白梅花也已成精。梅精在岳陽樓上作祟,柳精前往巡查,唯恐梅精傷人。呂洞賓遇到柳精,勸他出家修道,但柳精苦于自己土木形骸未得人身,不能成道。呂洞賓讓他投胎樓下賣茶人家為男,梅精則投胎為女,即為郭馬兒與賀臘梅,三十年后再來度化。二人長大后結(jié)為夫妻,在岳陽樓下開茶坊。呂洞賓兩次前來度化,郭馬兒并不醒悟。呂洞賓第三次來到岳陽樓,郭馬兒已改為賣酒,呂洞賓喝了他的酒,給他一把劍,讓他殺妻出家。郭馬兒并不舍得殺妻,但帶劍回家后,賀臘梅的頭顱忽然掉落,郭馬兒便將呂洞賓告到官府。呂洞賓卻說賀臘梅未死,一喚之后,她果然來了。眾問官要判郭馬兒誣告罪,郭馬兒急忙向呂洞賓求救,這時才發(fā)現(xiàn)眾問官原來皆是八仙變幻而成。郭馬兒自悟到前生是一株老柳,賀臘梅前生則是一株梅花,二人跟隨呂洞賓入道成仙。
馬致遠(生卒年有爭議),元代雜劇家、散曲家。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務官(一作江浙省務提舉)。晚年隱退。所作雜劇今知有十五種,現(xiàn)存七種。作品多寫神仙道化,有“馬神仙”之稱。曲詞豪放灑脫。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同稱“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為世所稱,有輯本《東籬樂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數(shù)二十三套。
涵芬樓影印明萬歷臧氏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