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正,全稱是“村正妖刀”,是圍棋定式中的一個定式,也是業(yè)余棋手最易中招的定式與“大斜”和“大雪崩”合稱圍棋三大難解定式。
圍棋定式中“一間高掛二間高夾定式”叫做“村正妖刀”,這個名字和日本德川時期的一段故事有關(guān)。
圍棋定式中有個著名的定式叫做“村正妖刀”,該定式以一間高掛小目開始,第二步二間高夾。以后的變化數(shù)以百計,詭計多端,騙招迭出,是業(yè)余棋手最易中招的定式,圍棋的頂尖高手也把它視為既能殺敵也能傷己的“雙刃劍”而百般研究,不敢輕視。一棋局,甚至可能就輸在這一個定式上。
村正(Muramasa)是室町時代到江戶時代初期在伊勢桑名一連三代的鑄刀人的名字,也是他們產(chǎn)品的名字。村正鑄刀人的制品很多,由短刀到槍都有,所有村正的名刀都有華麗的裝飾,且鋒利無比,刀刃兩邊一致的波浪形紋就是村正刀的特征。
天正七年(1579),德川家康嫡子松平三郎信康的妻子德姬(織田信長之女)因與家姑筑山殿相處不和,遂寄信與信長,說筑山殿和信康與武田氏勾結(jié),信長遂逼家康賜死筑山殿,把信康放逐到二俁城。九月十五日,信康被逼切腹自殺。當(dāng)信康切腹之際,被派遣成為介錯人的是服部半藏正成和天方山城守通綱。當(dāng)時具體的職務(wù)是半藏?fù)?dān)任介錯,通綱擔(dān)任檢視,事實上他二人都很不愿擔(dān)任此任務(wù)。當(dāng)信康切腹時,三人都十分悲傷,尤其是半藏,在信康切腹之后已無法舉刀,而使信康承受了很大的痛苦,此時通綱見狀,不顧悲痛,毅然拔刀砍下了信康的頭。事后二人一邊哭泣、一邊向家康報告信康臨終時的情形,家康也十分傷心。突然,家康問通綱介錯時用的是哪把刀,通綱回答說是“勢州村正”,家康頓時顏色大變。
事實上,家康以前的松平家兩代當(dāng)主都是死在了村正刀下,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于天文四年(1535)在尾張國守山被家臣阿部彌七郎暗殺,當(dāng)時彌七郎用的就是“千子村正”;天文18年(1549)3月,家康的父親松平廣忠被近臣巖松八彌暗殺,當(dāng)時八彌的佩刀也是村正。而家康本人幼年在駿河時也曾被村正刀傷了手指,這些雖然都可以說是巧合的,但是在慶長五年(1600)關(guān)原合戰(zhàn)中織田河內(nèi)守長孝(織田有樂齊嫡子)的長槍又誤傷了家康的手指,即當(dāng)年受傷的那一手指,更巧的是此長槍也是勢州村正制的,這一切不得不讓家康產(chǎn)生了一種莫名的恐懼。
經(jīng)過種種不祥的經(jīng)歷,德川家康覺得村正的制品對德川家不利,所以下令德川家不能再使用村正的制品。從此,再沒有關(guān)于德川家與村正的傳說出現(xiàn),但卻有人專用村正制品對抗德川,成了反德川政權(quán)的一種風(fēng)氣。對德川幕府反感的大名福島正則和真田幸樹都相信村正刀有著克服德川的神秘力量,抱著倒幕的決心秘密收藏。
就這樣,政治上的事情傳到民間就逐漸變成了光怪陸離的神秘傳說:
傳說一:松平的武士發(fā)瘋殺害自己的友人,所使的刀就是村正刀(《半日閑話》)。
傳說二:售賣村正刀的刀商,用一把沒有村正雕刻的村正刀把自己的妻子殺害(《耳囊》)。
傳說三:小偷把代代相傳的村正刀偷走后,把自己的手切掉(《福井縣民話》)。
很多村正刀的傳說都指稱,當(dāng)人拿上了這把刀后便會失去常性,“村正刀”被認(rèn)為是一把嗜血的刀。將“一間高掛二間高夾定式”稱作“村正妖刀”,可能就是因為其變化復(fù)雜,某一方只要一不小心,便會當(dāng)場死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