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分區(qū)名稱 | 所轄地區(qū) |
1 | 華北地區(qū) |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
2 | 東北地區(qū) | 遼寧、吉林、黑龍江 |
3 | 華東地區(qū) |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臺灣 |
4 | 華中地區(qū) | 河南、湖北、湖南 |
5 | 華南地區(qū) | 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 |
6 | 西南地區(qū) | 重慶、四川、貴州、云南 |
7 | 西北地區(qū) | 陜西、甘肅、青海、寧夏 |
8 | 內蒙古地區(qū) | 內蒙古自治區(qū) |
9 | 西藏地區(qū) | 西藏自治區(qū) |
10 | 新疆地區(qū)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
三級地區(qū)區(qū)劃按照東西、南北方位,結合當?shù)赝ㄗR的區(qū)域劃分和天氣氣候特征,將各省(區(qū)、市)劃分若干方位區(qū)。
(省內有兩條藍色線的,自北向南依次為北部、中部、南部;有一條藍色線的,自北向南依次為北部、南部。)
(省內有兩條紅色線的,自西向東依次為西部、中部、東部,有一條紅色線的,自西向東依次為西部、東部。)
特定區(qū)域區(qū)劃是指氣象服務中長期使用并廣為接受的常用地理區(qū)劃,總計11個地區(qū):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中東部地區(qū)、東部地區(qū)、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青藏高原地區(qū)、華西地區(qū)、黃淮地區(qū)、江淮地區(qū)、江南地區(qū)和江漢地區(qū)。
序號 | 分區(qū)名稱 | 所轄地區(qū) |
1 | 北方地區(qū) | 秦嶺一淮河以北地區(qū) |
2 | 南方地區(qū) | 秦嶺一淮河以南地區(qū) |
3 | 東部地區(qū) | 京津冀、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qū)、華東地區(qū)、廣東東部 |
4 | 中東部地區(qū) | 我國陸地102°E以東的地區(qū) |
5 |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 湖北宜昌以東的湖南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北部、上海以及蘇皖淮河以南地區(qū) |
6 | 青藏高原 | 西藏、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 |
7 | 黃淮地區(qū) | 黃河至淮河之間所含的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等4省部分地區(qū) |
8 | 江淮地區(qū) | 長江至淮河之間所含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蘇等4省部分地區(qū) |
9 | 江南地區(qū) | 長江至南嶺間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上海和福建北部等地 |
10 | 江漢地區(qū) | 江淮、黃淮以西的河南、湖北其余地區(qū) |
11 | 華西地區(qū) | 甘肅東南部、寧夏南部、陜西中南部、四川盆地、重慶、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貴州中北部 |
中國河流劃分為七大流域,分別為長江(含太湖)、黃河、珠江、淮河、海河、遼河和松花江。
指標名稱 | 陸地面積(萬km2) | 占全國比重 | 海域面積(km2)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 166.4 | 0.17% | / |
西藏自治區(qū) | 122.8 | 0.13% | / |
內蒙古自治區(qū) | 118.3 | 0.12% | / |
青海省 | 72.23 | 0.07% | / |
四川省 | 48.6 | 0.05% | / |
黑龍江省 | 47.3 | 0.05% | / |
甘肅省 | 42.59 | 0.05% | / |
云南省 | 39.4 | 0.04% | /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 23.76 | 0.02% | 4萬 |
湖南省 | 21.18 | 0.02% | / |
陜西省 | 20.56 | 0.02% | / |
河北省 | 18.88 | 0.02% | 7000 |
吉林省 | 18.74 | 0.02% | / |
湖北省 | 18.59 | 0.02% | / |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兩種形式。最低工資標準每2年至少調整一次。最低工資較高的地區(qū),多為沿海經(jīng)濟發(fā)達地帶,西南、西北、東北等地區(qū)的工資標準較低。
地區(qū) | 第一檔 | 第二檔 | 第三檔 | 第四檔 |
北京 | 2420 | —— | —— | —— |
天津 | 2320 | —— | —— | —— |
河北 | 2200 | 2000 | 1800 | —— |
山西 | 1980 | 1880 | 1780 | —— |
內蒙古 | 1980 | 1910 | 1850 | —— |
遼寧 | 2100 | 1900 | 1700 | —— |
吉林 | 2120 | 1920 | 1780 | —— |
黑龍江 | 2080 | 1850 | 1750 | —— |
上海 | 2690 | —— | —— | —— |
江蘇 | 2490 | 2260 | 20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