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成藥和西藥的區(qū)別是什么
中成藥和西藥都是藥品,它們之間的區(qū)別主要有:
1、概念不同
中成藥的概念是以中草藥為原料,經制劑加工制成各種不同劑型的中藥制品,包括丸、散、膏、丹等各種劑型。而西藥的概念是指現(xiàn)代醫(yī)學用的藥物,一般用化學合成方法制成或從天然產物提制而成。西藥分為有機化學藥品、無機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說明書上有明確的化學成分和含量。
2、原料不同
中成藥的生產原料是天然或人工種植的中藥材,在藥材某個生長階段,采摘藥用植物的根莖、葉或花果實等,經過特殊的藥材炮制工藝加工而成。而西藥的生產原料是使用成分明確的有機原料或無機原料,在特定的反應條件下,經過催化劑等復雜的化學反應,合成目標化合物。
3、理論體系不同
使用中藥或中成藥,依據的體系是中醫(yī)基礎理論,需要在中醫(yī)大夫的辨證論治的診斷和指導下使用藥物。而西藥依據的治療體系是現(xiàn)代醫(yī)學,是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解剖學基礎上發(fā)展出來一門全新的醫(yī)學體系。使用西藥是在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藥物代謝動力學、藥效學的指導下來使用藥物。
4、藥物療效不同
中成藥的藥效較慢,而且副作用較小,對人體不會產生耐藥性和成癮性,過敏反應也比較少見。而西藥藥效較快,但長期使用會使人體產生一定的耐藥性和依賴性,有些藥物還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過敏反應。中藥和西藥都是屬于比較好的藥物,但是出現(xiàn)疾病之后需要根據個人身體體質來選擇合適的藥物,不要盲目用藥,以免對身體產生影響。
二、如何區(qū)分中成藥和西藥
隨著制藥工藝的日新月異,中成藥和西藥中的復方制劑的出現(xiàn),讓很多朋友很難分清楚中成藥和西藥,其實,區(qū)分中成藥和西藥,主要可以看以下三個方面:
1、看藥名
我國藥監(jiān)局規(guī)定,藥品的商品名不得有暗示療效的作用。而中成藥一般都直接使用通用名,這就導致了中藥能以“功效”命名,西藥不可以。類似活血止痛膏、麝香保心丸、牛黃解毒片等屬于中藥,而美林(布洛芬混懸液)、嗎丁啉(多潘立酮片)、西力欣(頭孢呋辛片)等屬于西藥。另外,一部分中藥會以所含主要成分命名,如小柴胡顆粒、參苓白術散、杞菊地黃丸等。
2、看國藥準字
只要是正規(guī)生產的藥品,外包裝上都會有一個批準文號,以國藥準字開頭。國藥準字后面的字母常見的有“Z”、“H”、“S”、“B”等,這里的“Z”表示的就是中成藥,“H”表示的就是化學藥,即西藥。順便提一下,“S”表示生物制品,常見于各種疫苗、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而“B”則表示保健品。溫馨提示: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
3、看成分
藥品的說明書或者外包裝上都會注明其主要成分,這是斷定藥品是中藥、中成藥、西藥或中西結合的直接證據。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許多復方制劑是同時含有中藥與西藥成分的。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如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明確診斷,遵醫(yī)囑服用,請勿輕信網上建議。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