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健康的標準是指哪些
1、口腔的清潔
牙齒表面清潔、牙齦周圍沒有色斑、沒有口臭,沒有紅腫痛癢等不適。
2、牙齒的健康
牙齒有均勻的白色,牙齒表面光滑,磨損少,不容易滋生細菌,牙周組織健康,牙根不斷裂,牙列整齊,沒有齲壞,沒有口腔感染癥狀。
3、齒列的穩(wěn)定性
牙齒的磨損小,牙齒的折斷和斷裂少,牙齦沒有破裂,牙列不容易變位、變形,牙根不容易斷裂。
4、口腔安全
對口腔炎癥和早期牙齒疾病都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防止口腔的炎性病變,減少口腔的毛細血管破壞。
5、牙列的美觀
牙列符合正常的美學標準,牙齒形態(tài)規(guī)則,顏色均勻,位置正確,咬合合理,沒有明顯的缺損、畸形和變形。
6、頜面部
無口腔頜面部慢性疼痛、口腔潰瘍、口咽癌、先天性缺陷如唇腭裂及影響口腔的其他疾病和功能紊亂。
牙齒健康的五個標準
根據198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口腔健康標準,包括“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五項內容。
1、牙齒清潔
牙菌斑控制狀況好。牙菌斑為膠黏在牙面上的不能被水沖去的細菌斑塊。牙菌斑中絕大多數細菌為口腔正常菌叢,僅少數細菌與牙周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尤其是牙周致病菌,它們具有顯著的毒力或致病性,具有引發(fā)牙周破壞的潛能,因此清除牙面的細菌生物膜和牙石是控制牙周感染的關鍵,可通過刷牙、潔治術、根面平整術、齦下清創(chuàng)術等方式清潔牙菌斑。
2、無齲洞、無疼痛感
齲病是人類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通常病程進展緩慢,不易受到重視。實際上齲病給人類造成的危害甚大,特別是病變向牙體深部發(fā)展后,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頜骨炎癥等一系列并發(fā)癥,以致嚴重影響全身健康。致齲的多種因素主要包括細菌和牙菌斑、食物以及牙所處的環(huán)境等。齲病可通過去除病變組織,充填窩洞的方式終止齲壞進程。
3、牙齦顏色正常
正常牙齦呈粉紅色。牙齦炎時游離齦和齦乳頭呈鮮紅或暗紅色,重癥齦炎和牙周炎的炎癥充血范圍可波及附著齦,與牙周袋的范圍一致。當血管減少、纖維增生或上皮角化增加時,齦色變淺或蒼白。日??赏ㄟ^刷牙、漱口、使用牙線等方式保持口腔衛(wèi)生,當出現牙齦顏色異常時,應該及時去醫(yī)療進行口腔檢查和治療。
4、牙齦出血
健康的牙齦即使稍用力刷牙或輕探齦溝均不引起出血。在初期或早期齦炎階段,輕探齦溝即可出血。絕大多數牙齦炎和牙周炎患牙均有探診后出血。
牙齒健康怎么維護
1、口腔衛(wèi)生
牙齒口腔衛(wèi)生不良可能會滋生細菌,還會形成牙菌,形成牙菌斑或者牙結石,因此養(yǎng)成良好口腔衛(wèi)生,使用牙線或者沖牙器清潔牙縫,飯后用溫開水漱口。
2、飲食護理
保護牙齒健康飲食上做到合理膳食,避免吃黏性太大的甜食,還要減少碳酸飲料或者刺激性食物攝入。
3、刷牙習慣
保護牙齒健康還有使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時候保持正確姿勢,用力不能過大,防止牙齦受到刺激。
4、定期復查
每年至少到醫(yī)院做一次口腔健康檢查,發(fā)現有牙齒損壞,及時進行修補,保護牙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