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容是在粉底前還是粉底后
修容應在上完粉底后、定妝前使用。粉底的作用是均勻膚色、遮蓋輕微瑕疵,為修容打下干凈基底。若在粉底前修容,后續(xù)涂粉底會把修容產(chǎn)品推開、覆蓋,導致陰影變淺甚至消失,還可能出現(xiàn)斑駁卡粉;若在定妝后修容,定妝粉會阻礙修容產(chǎn)品與皮膚貼合,容易浮粉、顯臟。
二、修容棒怎么用?修容的步驟及方法
步驟1:做好底妝準備
修容前需先完成粉底和遮瑕,讓皮膚表面保持干凈、均勻的狀態(tài)。如果皮膚干燥,可在涂粉底前涂一層保濕妝前乳,避免后續(xù)修容棒卡進干紋;如果是油性膚質(zhì),可在T區(qū)額外疊加控油妝前乳,減少出油導致的修容脫妝。
底妝完成后,不要立即使用修容棒,等待1-2分鐘讓粉底稍微干透,避免過于濕潤的底妝導致修容棒“打滑”,但也不要等到粉底完全干透,否則修容棒難以與底妝融合。
步驟2:預熱產(chǎn)品(按需操作)
將修容棒的陰影端在掌心輕輕揉搓10-15秒,利用手掌溫度軟化膏體,讓膏體從“硬蠟狀”變成“奶油狀”,涂抹時更順滑,不會拉扯皮膚;如果修容棒本身是滋潤的奶油質(zhì)地,直接使用即可,無需預熱,否則可能導致膏體過于油膩。
步驟3:精準畫線定位
這是決定修容效果的關(guān)鍵一步,不同部位的畫線方式不同,需根據(jù)自身輪廓調(diào)整,避免畫錯位置導致臉顯寬、顯臟。
顴骨下方:從耳后發(fā)際線處開始,向嘴角方向畫一條斜線,斜線長度控制在臉頰中間位置,不要超過蘋果肌。圓臉、方臉人群可將斜線畫得稍陡,視覺上收縮臉頰寬度;長臉人群則畫得平緩一些,避免拉長臉型。
下頜線:從下巴尖開始,向耳后方向畫一條直線,線條緊貼下頜骨邊緣,不要畫到脖子上。下頜線模糊或有雙下巴的人群,可在下巴尖下方額外畫一小段橫線,再連接到下頜線,進一步收縮輪廓。

鼻梁兩側(cè):從眉頭下方1厘米處開始,向鼻頭上方畫一條細直線,線條距離鼻翼約0.5厘米,不要延伸到鼻翼。塌鼻梁人群可將線條畫得稍寬(不超過鼻梁1/2),短鼻梁人群不要將線條畫到鼻頭,避免縮短鼻型。
發(fā)際線:針對額頭過寬或發(fā)際線不整齊的情況,在發(fā)際線邊緣點涂小短線,呈點狀分布,模擬自然絨毛感,不要畫成一條直線,否則會像“假發(fā)套邊緣”。
步驟4:均勻暈染消除邊界
畫線后必須徹底暈染,讓陰影與底妝自然過渡,這是避免妝面顯臟的核心技巧。優(yōu)先使用濕潤的美妝蛋,海綿材質(zhì)能吸附多余膏體,暈染更均勻,不易破壞底妝。
顴骨下方:用美妝蛋側(cè)面從線條內(nèi)側(cè)向外側(cè)輕輕拍開,拍的時候逐漸向臉頰中間過渡,讓陰影從深到淺自然漸變,看不到明顯線條。
下頜線:用美妝蛋尖頭沿著線條向脖子方向拍開,讓陰影與脖子膚色銜接,同時用側(cè)面拍打下頜線內(nèi)側(cè),避免“臉白脖子黑”。
鼻梁兩側(cè):用美妝蛋尖頭沿著線條向鼻梁中間拍開,注意不要拍到鼻翼,鼻頭處用尖頭輕輕點拍,讓邊緣模糊。
發(fā)際線:用美妝蛋尖頭輕輕拍打線條處,讓修容膏與額頭膚色融合,模擬自然陰影。
暈染時要“少量多次”,如果一次沒暈染自然,不要反復摩擦,等待10秒后再輕輕拍開;如果線條畫得太粗,可用干凈美妝蛋蘸少量粉底液,輕拍陰影邊緣中和顏色。
步驟5:定妝固定妝效
修容完成后必須定妝,尤其是油性膚質(zhì),能防止修容因出油脫妝,讓陰影輪廓保持清晰。干性膚質(zhì)可選細膩的散粉,避免皮膚干燥;油性、混油性膚質(zhì)可選控油粉餅或散粉,吸附多余油脂。
用定妝刷蘸取少量定妝產(chǎn)品,在修容區(qū)域輕輕掃涂,掃涂方向與暈染方向一致(如顴骨從耳后向嘴角掃),力度要輕,避免用力過猛導致陰影顏色變淺。如果修容區(qū)域有輕微卡粉,可用定妝刷輕輕打圈掃涂,讓卡粉位置變得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