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騎行中,聽到很多的一句話就是“不戴頭盔,不可以參與騎行活動”。無論在什么地方騎行、什么時間騎行,都應該帶上頭盔。頭是人體的重要部位,當遇到巨大沖擊時,頭盔可以緩解撞擊的力量,降低騎行者的受傷程度。如果事故嚴重,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生存幾率。購買頭盔時,要注意頭盔的透氣性、舒適性,盡量選擇強度高、質量輕的頭盔。
有人覺得戴手套沒有必要,其實并不是。質量好的騎行手套,有著透氣、吸震、防滑、吸汗的作用。如果你在戶外長時間騎行,雙手長時間緊握車把,就會因摩擦而產生疼痛感,甚至可能出現破皮的情況。特別是遇到一些顛簸的山路,長期固定緊握車把的姿勢,整個手掌也跟著山路震動,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手麻。所以養(yǎng)成戴手套的好習慣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是日常短距離的休閑騎行,戴太陽鏡也可以。但如果高速騎行,或者長時間、經常性的騎行,戴一副騎行眼鏡就很有必要了。戴上騎行眼鏡,雙眼不會因為風吹而感到難過,還會大大降低得結膜炎的幾率。另外在越野騎行的時候,騎行眼鏡可以阻擋飛來的砂石、飛蟲、樹葉、灰塵等,起到保護作用。騎行眼鏡還有一個功能就是遮陽防曬,保持清晰視野。
騎行裝備推薦:騎行便攜水壺有自己的制作標準,可以通過水壺架牢牢地固定在車上。而如果使用買來的礦泉水瓶、飲料瓶,很容易在顛簸時掉落。另外騎行水壺設計有特殊的出水口,不會因為搖晃或是倒置而漏水。并且軟塑料或是橡膠的材質在喝水時也更舒適,不會磕到牙。使用騎行水壺,只需要用一只手擠壓柔軟的瓶身就能快速大量出水,十分高效,而且安全。
騎行服裝包括一整套的上衣下褲。騎行服在具備保暖、遮蓋等基礎功能外,還有降低風阻、排汗、透氣、易洗、快干等作用。一般來說騎行服裝都是貼身的,可以有效避免兜風的情況出現,CNPP小編相信大家都有穿寬松的運動服騎車時后背鼓成一個氣球的經歷。所以當你騎著公路車高速前進時,一套騎行服可以讓你獲得更小的風阻,能加快你的速度。
碼表的重要性幾乎和頭盔是一樣的,都是騎行中的必需品。特別是在一些路況復雜的路段或下坡時,需要靠碼表的顯示來合理控制速度,以免產生意外。此外,碼表就像一個人的眼睛,碼表上的數字不僅會告訴你當前的身體狀況(包括踏頻/心率/休息恢復時間等),還能根據數據作出體能分配上的科學調整,發(fā)掘出身體最大的輸出能力。碼表是騎行裝備清單中無法替代的裝備。
日常休閑騎行可以使用手機導航,但如果是公路高速騎行或者越野騎行,手機導航就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了。例如越野騎行時,顛簸程度會很大,手機容易跌落破損,另一方面受風噪的影響,導航的聲音也很難聽清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專業(yè)的小巧的騎行導航設備就很有必要,其體積小巧,容易攜帶,而且導航界面足夠簡潔清晰,能讓你一目了然。
無論什么戶外活動,包括騎行,適當的補充能量都非常關鍵。短程騎行(約1小時以內),可以飲用普通水或低碳水化合物電解質飲料,可以吃一根香蕉。中程騎行(約1-3小時以內),至少飲用2瓶低碳水化合物電解質飲料,吃一點碳水化合物食物。長程騎行(約3-6小時以內或以上),既要飲用水與電解質飲料,還要吃三明治、運動營養(yǎng)棒等多種食物。
騎行需要哪些裝備、騎行裝備有哪些?“騎行燈”也是小編極力推薦的。騎行燈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車前燈,二是尾燈。車前燈可以用來照明,下車后可以拆下來作為手電筒、露營燈使用。車前燈一般采用LED照明,有常亮、快閃、慢閃三種模式。尾燈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自身車輛的被識別度,避免被后方來車追撞。歐洲許多國家對尾燈的安裝就有非常嚴格的規(guī)定。
任何戶外運動都會有一定的風險,騎行亦是如此。方便攜帶的急救物品包括但不限于創(chuàng)可貼、繃帶、止血帶、酒精棉片(消毒清潔)、醫(yī)用手套(避免手不干凈感染傷口)、急救毯(戶外良品/保暖御寒防曬反光)、三角巾、碘伏(殺菌消毒)、云南白藥氣霧劑(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等。另外也可以攜帶一些常用藥品,包括但不限于中暑藥、腹瀉藥、感冒藥等。
騎行包(背包、腰包、車首包、駝包),補胎工具(包括備用內胎),防曬裝備(防曬霜/太陽鏡/防曬服),貨架,便攜打氣筒,車鎖,沖鋒衣褲,排汗內衣,速干衣褲,騎行腿套,羽絨衣褲,遮陽帽,束褲帶,魔術頭巾,護膝,睡袋,帳篷,防潮墊,鋁膜地席,雨衣,騎行鞋,騎行鞋套,騎行袖套,騎行運動口罩,對講機,炊具等。
研究聲明:騎行必備裝備十大排排榜,MaiGoo小編主要盤點了城市公路車騎行和越野車騎行的所需裝備。由于每個人的騎行環(huán)境不同,所以裝備的搭配因人而異,可多可少。本榜單僅供閱讀交流,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