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港的形成
在1919年的《建國方略》中,孫中山把欽州港規(guī)劃為我國南方第二大港,并賦之文曰:凡在欽州以西之地,將擇此港以出于海,則比經廣州可減400英里。海運比之鐵路,運價廉20倍,節(jié)省400英里者,在四川、貴州、云南及廣西之一部言之,其經濟上受益為不小矣。孫中山那時所提的欽州港就是現(xiàn)在的欽州、防城港、北海三港,如今統(tǒng)稱為北部灣港。而孫中山的這段話道出了新形勢下北部灣聯(lián)動大西南共襄發(fā)展的要旨所在。
長期以來,北部灣的港口之間因缺少統(tǒng)一規(guī)劃、整合,導致各自為政。為此,廣西于2007年2月14日對防城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欽州市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海市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和廣西沿海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的國有產權重組整合,成立了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主要進行港口建設及經營管理、地方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sh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2011年3月19日正式批準廣西沿海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統(tǒng)一使用“廣西北部灣港”名稱。因此,北部灣港實際包括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三個部分。
據(jù)統(tǒng)計,到2008年底,廣西沿海港口共有生產性泊位191個,總吞吐能力達9420萬噸。根據(jù)《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沿海港口總體規(guī)劃》,廣西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2010年為1億噸,2020年為3億噸。
2012年,廣西北部灣港吞吐量17437萬噸,比上一年增長13.8%,實現(xiàn)了歷史性突破。
2013年,北部灣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87億噸(規(guī)模以上),位居全國沿海規(guī)模以上港口第15位,同比增長7.09%;集裝箱首次突破100萬標箱,達到100.33萬標箱,同比增長21.86%。
? 2017 Baidu - GS(2016)2089號 - 甲測資字1100930 - 京ICP證030173號 - Data ? 長地萬方 & OpenStreetMap & HERE
廣西北部灣港
防城港
防城港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的深水良港;是全國 25 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中國西部地區(qū)第一大港;是東進西出的橋頭堡,西南地區(qū)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門戶;是鏈接中國——東盟、服務西部的物流大平臺。
位置及交通
防城港地理坐標為 108 ° 21 ′ E , 21 ° 37 ′ N ,位千廣西南部北部灣北岸,地理位置和地緣條件得天獨厚。港灣水深避風,三面環(huán)山,猶如內陸湖泊。航道短,水域、陸域寬闊,可利用岸線長。
防城港北接黔川,西靠云南,東臨粵、瓊、港澳,南瀕北部灣,是聯(lián)接中國大陸資源豐富的大西南和經濟活躍的東南亞地區(qū)的樞紐地帶。水陸交通便利,南防高速公路直達港口,與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相連,這使得防城港可以直接與全國公路聯(lián)網(wǎng)。鐵路經南防線、黎欽線與全國鐵路相聯(lián)。特別是經南昆線、水柏線、內昆線抵達防城港,可大大縮短運距時空。海運開辟有聯(lián)接“珠三角”、“長三角”、環(huán)渤海灣等經濟圈的國內航線;并已與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 220 個港口通航,海運網(wǎng)絡覆蓋全球。集裝箱航線開辟了東南亞、東北亞、中東、歐洲、美西、美東、澳門、香港的國際直航或中轉班輪航線以及防城港——蛇口/赤灣——全球集裝箱公共快線。
防城港作業(yè)區(qū)
自然條件
風況:防城港地處北部灣,具有明顯的海洋性季風氣候特點。本地區(qū)常風向為北北東,出現(xiàn)頻率為30.5%,次常風向為西西南,出現(xiàn)頻率為8.4%,強風向為東風,出現(xiàn)頻率為4.7%。港內有群山環(huán)繞,風力不大,多年平均風速為5米/秒,強風風速一般為20米/秒;熱帶風暴年平均一次,最多3次,多發(fā)生在6~9月份,風力一般為8~10級。每次風暴持續(xù)的時間不長,最多2天,一般為半天至1天即可解除。
霧況:防城港霧天較少,平均每年為10天左右,最多23天,最少4天。霧氣一般發(fā)生在冬末春初之間的清晨及夜晚,濃度較薄,晨霧一般維持2~3小時,日出霧氣消散。
氣溫:港口所處的區(qū)域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歷年平均氣溫為22.5℃,歷年最高氣溫為36.5℃,每年的七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7.6℃~29.1℃之間,歷年最低氣溫為2.8℃,最低氣溫多在冬末春初之間。
降水:防城港地處低緯度地區(qū),受海洋和十萬大山山脈的共同影響,雨量較充足。該地區(qū)降水主要集中每年的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1%左右,年最大降水量為3111.9毫米,年最少降水量為1745.6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是2362.6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為244.1毫米,日平均降水量在25毫米的每年為26.5天。年平均雷暴日數(shù)為85.2天。
冰況:防城港地處亞熱帶,無結冰現(xiàn)象。
水文:潮汐:防城港為混合潮港,每月小潮汛有6~8天,屬不正規(guī)半日潮,其余為正規(guī)日潮。大、中潮為正規(guī)日潮,小潮為不正規(guī)半日潮。其特點是:當全日潮顯著時,最高潮位5.54米,平均高潮位3.82米,最大潮差5.39米,平均潮差大于4.5米,漲潮延時15小時,落潮延時9小時,利于沖淤航道;當半日潮顯著時,潮差小于1米,最低潮為0.79米。持續(xù)2小時以上的潮位全年天數(shù)分別是:潮高2.8米為338天,潮高3米為315天,潮高3.5米為251天,潮高4米為140天,潮高4.5米以上為28天。
潮流:防城港的海流主要有潮流和防城河流以及風浪流共同影響構成。防城灣入海河流主要是防城河,其主流沿漁萬島的西側經牛頭嶺出海,另一支經漁萬島北端海峽流入暗埠江。防城河多年平均流量為58.7立方米/秒,由于河床地勢平緩,入??诹饔蛎娣e寬廣,流速極緩慢;防城河只有在臺風影響的短短幾天內,對海流造成一些影響,其余的時間都是風平浪靜,對海流的影響甚微,即防城港的潮流在海流中占主導地位。灣內漲潮流速慢,落潮流速快,漲潮最大流速約為0.4~0.6米/秒,落潮最大速度為0.6~0.9米/秒。航道口外三牙石燈塔附近為逆時針回轉流,其余各處均為與航道基本一致的往復流。
波浪:防城港由于東面有企沙半島,西面有江山白龍半島兩道天然屏障,港風風平浪靜。只有在每年6~9月份的臺風季節(jié)才有4~5級波浪,但次數(shù)不多。一般平均波高為0.5米,常波向為北北東,出現(xiàn)頻率為21%左右,次長波向為南東、南、北東,出現(xiàn)頻率分別為16.4%、15.4%和12.8%。強波方向為南南西,次強波浪方向為南東。風暴時產生的最大波高為7米。
經濟腹地
南昆鐵路投入營運后,大西南的云、貴、川、桂及重慶市的貨物將便捷地通過防城港中轉世界各地。防城港直接的經濟腹地為廣西防城港市和欽州市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內南昆鐵路線沿紅水河以南地區(qū),及廣西百色市、南寧市、南寧地區(qū)西南部分。間接的經濟腹地為廣西區(qū)內的其它地區(qū)以及云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重慶市的西南部和華中地區(qū)的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西部地區(qū)。
在防城港經濟腹地內,有南亞熱帶氣候資源,有農林海洋資源和豐富的礦產;在間接經濟腹地內,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有 50 多種礦藏儲量居全國前 10 位。腹地資源的開發(fā)、運輸、利用,都為防城港提供了充足的貨源。
港口現(xiàn)狀
防城港建成和在建的有礦石、糧食、大豆、水泥、木片、化肥、油氣、硫磺、煤炭等專業(yè)化碼頭泊位,具備了裝卸、儲運、中轉各種大宗散貨、件雜貨、集裝箱、石化產品的專業(yè)素質和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競爭力。防城港現(xiàn)擁有泊位35個,其中生產性泊位31個,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21個,20萬噸級礦石碼頭已建成投產。碼頭庫場面積達300萬平方米,年實際吞吐能力超過4000萬噸,其中集裝箱通過能力50萬TEU。
在防城港中轉有三大特點:一是以外貿貨物為主,占總吞吐量 85 %以上;二是以西南地區(qū)貨物為主,占總吞吐量 80 %以上;三是以大宗貨、散件貨為主,占總吞吐量 80 %以上,主要是鐵礦砂、磷礦砂、重晶石、硫磺、氧化鋁、煤炭、鋼材、大豆、化肥、工業(yè)鹽等。隨著集裝箱運輸?shù)陌l(fā)展,散件貨比例逐年走低。
防城港開發(fā)前景十分廣闊,規(guī)劃的建港岸線長50.3公里,可規(guī)劃建設深水泊位200多個。防城港2011年起正在同時建設5~20萬噸級等各類泊位11個,建成后港口通過能力屆時將達6000萬噸,形成集裝箱、進口鐵礦、其它有色金屬礦、硫磺、糧食、液體化工產品,出口磷肥、非金屬礦、煤炭等九大專業(yè)化物流系統(tǒng)。
為提高港口核心競爭力,防城港實施“以港立市”戰(zhàn)略,防城港計劃從2009年至2025年,籌措1000億元重點發(fā)展企沙港區(qū)、江山港區(qū),統(tǒng)籌建設茅嶺、竹山等中小港口群,加快推進30-40萬噸級深水碼頭群、30萬噸級深水航道等建設,形成一批20-30萬噸專用公共泊位和40萬噸級干散貨碼頭,建成在北部灣經濟區(qū)乃至整個亞太地區(qū)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超10億噸現(xiàn)代化國際樞紐大港。2013年防城港市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1.06億噸,增長5.4%。
集疏運條件
防城港的集疏運以鐵路為主,全港集疏運量的 73.4%是由鐵路運輸完成的,公路運輸僅占11%。受 腹地經濟發(fā)展水平和港口集疏運條件限制,防城港 集裝箱運輸起步較晚,2005年集裝箱吞吐量僅10 萬TEU,具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 鐵路存在問題 第一調車場該場線路布局混亂,有效長嚴重 不足,平行進路少,調車機作業(yè)效率低。具體情況一 是集1~集4、散1~散3、面1一面4、港7一港9裝卸線 與調車場的聯(lián)接全部是從撕道岔處引出,造成港區(qū) 調車機每次只能從一條裝卸線取送車;二是港l~港 6、港10裝卸線與調車場的聯(lián)接全部是從8。道岔處 引出,造成港區(qū)調車機每次只能從一條裝卸線取送 車;三是調車場線路有效長僅為409~839 m,只有1 1.2港區(qū)鐵路現(xiàn)狀防城港港區(qū)有第一和第 二兩個調車場。第一調車場建有股道11條,正線接 防城港站,聯(lián)接有17條港務集團的裝卸線,9條糧 26 條股道能按整列4 ooO t的要求集結車輛。
助航信息
防城港航道原設計全長 6.9 海里,分三牙、西賢、牛頭三個航段,共四個轉折點,經過不斷改造,現(xiàn)航 道最小曲率半徑已達到 1000 米,三牙、西賢航道底寬 100 米,底標高-8.0 米,邊坡比 1:10,牛頭航道底寬 80 米,底標高-8.2 米,邊坡比 1:5,整個航道走向曲率半徑為 2000 米,利于船舶安全進出港口。 錨地: (1)0 號錨地為引航、檢疫錨地。它以 21°27′56〃N,108°21′13〃E 為圓心,半徑為 1000 米圓圈內 的水域,水深-12 米以上。 (2)1 號錨地為大型船舶待泊及避風錨地,位于 0 號錨地以北,該錨地設有 10 個 錨位,編號為 B1~B10,每個錨位的半徑為 450 米,水深在-12 米以上,是泥沙和粘土底質。
臨港工業(yè)
防城港臨港工業(yè)以鋼鐵、核電、銅鎳冶煉、糧油、化工等為特色。由于臨港工業(yè)集中發(fā)展形成防城港大西南臨港工業(yè)園區(qū),位于港口區(qū)企沙半島公車鎮(zhèn)萬鑫路以東、企沙一級路以西,距防城港港口8公里,距鋼鐵基地12公里,園區(qū)規(guī)劃面積2762公頃,依托大港口,利用西南各省市豐富的礦產資源,布局磷化工產業(yè)、資源加工型企業(yè),形成大西南出口加工基地。依托鋼鐵基地,采用“飛地經濟”模式,布局大西南地區(qū)的礦山設備、特種設備等制造業(yè),發(fā)展成為以機械制造、礦山及特種設備制造為主的特色產業(yè)園區(qū),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重點產業(yè)園、自治區(qū)A類產業(yè)園區(qū)之一。
隨著裝備工業(yè)、機械制造、新型化工、商貿物流等一批新興的產業(yè)集群的不斷形成,以及工業(yè)產業(yè)結構的不斷優(yōu)化,防城港大西南臨港工業(yè)園區(qū)將成為北部灣經濟區(qū)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欽州港
地理位置
欽州港位于北部灣灣頂?shù)臍J州灣內,三面環(huán)陸,南面向海,區(qū)位優(yōu)勢突出,交通便捷發(fā)達,是我國西南主要出海通道中陸路運輸距離最短的出???。這里建港條件優(yōu)越,后方陸域廣闊,建港成本低,是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規(guī)劃的中國南方第二大港。欽州港是國家重要港口,《廣西南北欽防經濟區(qū)域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定位為廣西臨海工業(yè)港。
2008年5月,國務院批準在欽州港設立中國第六個保稅港區(qū)—欽州保稅港區(qū)。至此,欽州港成為中國西部沿海唯一的保稅港區(qū)。
優(yōu)勢
欽州港具備建設多功能的以貨物、工業(yè)港為主的國際貿易深水港口的優(yōu)良條件。國家的第六個保稅港。
(一) 建港條件優(yōu)越
欽州港三面環(huán)陸,南面向海,是天然的避風良港,水深,港池寬,潮差大,回淤少,后方陸域廣闊。欽州港規(guī)劃碼頭岸線長86.08公里,其中深水岸線長54.49公里,可建1~30萬噸級深水泊位約200個,可形成億噸以上的吞吐能力。欽州灣為典型的溺谷型海灣,由內灣和外灣組成,內灣沿岸為低山丘陵環(huán)繞,灣口向南。內灣水域寬達3km,水深為-15~28m,外灣水域呈喇叭形展布,形成東、中、西三條水道。
(二) 區(qū)位優(yōu)勢突出
欽州港位于廣西沿海地區(qū)中心位置,地處東南亞與中國大西南兩個輻射扇面中心,是華南經濟圈與西南經濟圈的連結部。欽州港在西部大開發(fā)中具有“承東啟西”的戰(zhàn)略作用,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建設中具有“橋頭堡”的戰(zhàn)略地位,是廣西沿海的交通樞紐,是中國西南物資的主要出???,是西南省區(qū)走向東盟和世界的門戶,區(qū)位優(yōu)勢非常突出。
(三) 經濟腹地廣闊
欽州港的經濟腹地為南昆線、黔桂線、昆貴線、湘桂沿線包括廣西、云南、貴州及四川西南部、湖南枝柳沿線地區(qū)。腹地廣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發(fā)展?jié)摿薮蟆?/p>
(四) 交通便捷發(fā)達
廣西桂海高速公路、南昆鐵路、黎欽鐵路構造了欽州港四通八達、立體、快捷的運輸網(wǎng)絡。西南貨物由昆明經欽州出海僅900多公里,鐵路運距比防城港短約25公里,比北海港短約80公里,比湛江港分別短約136公里(走黔貴線)、294公里(走南昆線),比廣州港分別短約517公里(走黔貴線)、667公里(走南昆線)。航空港可利用南寧、北海機場,高速公路里程均約100公里,十分便利。
(五) 土地資源豐富
港區(qū)后方可利用發(fā)展臨港工業(yè)、物流業(yè)等產業(yè)的低丘荒地達600平方公里,農田少,地基承載力好,容易平整,開發(fā)成本低,是大港口、大工業(yè)建設的天然場址。
(六) 淡水資源充裕
2004年港口的對坎龍水庫和金窩水庫日供水量5.5×104m3,2005年將擴容達到日供水量20×104m3,2006年將達55×104m3以上,“十一五”期間通過郁江調水擴容至日供水量達120×104m3以上,為港口和臨港工業(yè)發(fā)展提供充裕水源。
(七) 電力資源充足
欽州港已建成220、110KAV變電站各一座,擬建500KAV變電站一座。布局在欽州港的欽州燃煤電廠已動工建設,一期工程2×60萬KW機組計劃于2007年9月發(fā)電,二期工程2×60萬KW計劃于2008年6月發(fā)電,三期工程擴建后發(fā)電能力達420萬KW,將為港口、臨港工業(yè)和城市發(fā)展提供廉價、充沛的電力資源。
(八) 臨港工業(yè)初具規(guī)模
大型石化、能源、造紙、冶金、糧油加工項目落戶欽州港,五大工業(yè)產業(yè)格局基本形成,逐步為港口提供巨大的工業(yè)物流。
現(xiàn)狀
欽州港始建于1992年8月。1994年1月2個萬噸級起步泊位投入使用,1997年6月欽州港國家一類口岸正式對外開放。從1995年來,在黨中央和自治區(qū)政府的關懷和大力支持下,欽州港走:“政府主導,社會共建,市場運作,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建港路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2007年欽州港已形成公用碼頭和工業(yè)碼頭共同發(fā)展的局面。2007年9月,港口設計年吞吐能力達2296萬噸,完成貨物吞吐量806.8萬噸,同比增長50.2%。隨著港口集疏運條件的逐步完善,港口貨物吞吐量將快速增長。
碼頭
建成投產泊位2007年9月底,欽州港有市港口集團、中石化、廣明、國星、廣西東油、中山港務等碼頭經營及倉儲企業(yè)32家,建成投產的件雜貨、散貨、油氣、滾裝、集裝箱功能等公用、工業(yè)泊位共39個,其中7萬噸級2個,5萬噸級5個,3萬噸級1個,1萬噸級3個, 1000~5000噸級16個,1000噸級以下12個,港口年設計吞吐能力2296萬噸。
在建泊位在建的有市港口集團、中油等公用、工業(yè)泊位共13個,功能為散雜貨、油氣、件雜貨、集裝箱等,其中10萬噸級有4個,5萬噸級有1個,1000~5000噸級有7個,500噸泊位1個,預計2007年底,有關泊位建成投資后,設計年吞吐能力2409萬噸。
倉儲
現(xiàn)有倉儲企業(yè)10家,已建成投入使用倉庫13.8×104m2,堆場62×104m2,各種儲罐72×104m3,其中植物油儲罐7.1×104m3,散裝瀝青儲罐2.8×104m3,成品油儲罐38.8×104m3,液化氣儲罐9.9×104m3,食糖儲備倉8.8×104m2。港口倉儲業(yè)經營范圍涉及糧食加工配送、瀝青加工配送、油氣配送運輸、食品油配送、食糖儲備配送等。
航道
船舶進出欽州港主要利用欽州港東,西兩水道。
萬噸級西航道,底寬95~110m,設計通航水深9.6m,底標高為-6.6m,至勒溝作業(yè)區(qū)航道全長24.4km。
3萬噸級東航道,該航道連貫11個作業(yè)區(qū),航道全長33.7km。設計底寬110~120m,設計通航水12.3m,底標高為8.9m。
10萬噸級航道于2004年2月21日開工建設,其走向基本和3萬噸級航道一致,長30.7公里,連貫可建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8個作業(yè)區(qū),設計水深16.65米,設計底標高13米。
集疏運條件
鐵路:港內勒溝專用線、鷹嶺專用線經欽港線可通過南防線、欽北線、黎欽線等鐵路與南昆、黔桂等全國鐵路聯(lián)網(wǎng)。
公路:貴陽、重慶、成都、昆明和長沙等至欽州港的高速公路、高等級干線公路均已貫通。
航空:南寧和北海機場距欽州港高速公路里程均約100公里。
海運:欽州港可與世界各港口通航,已經與50多個國家、地區(qū)的港口建立貿易往來。
口岸服務
1997年6月,欽州港作為國家一類口岸正式對外開放。為港口涉外服務的海關、檢驗檢疫、海事、邊檢、邊防等配套齊全,通關快速,服務優(yōu)良。
此外,船舶代理、外輪理貨、引航、船舶拖帶、船舶供應、通訊、金融、保險等方面均已形成優(yōu)質的服務體系。
商業(yè)貿易
欽州港裝卸、倉儲等港口業(yè)務以及補給、維修等港口配套服務業(yè)全面開放,一個投資、經營多元化的港口市場正在形成,大中型港口企業(yè)已達26家,體制涵蓋國有、中外合資、民營、內聯(lián)等多種形式。開港以來,欽州港已和國內外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貿易往來,已由地方小港逐步發(fā)展成為一個以內外貿運輸和臨港工業(yè)為主,兼有國際中轉、邊境貿易、商貿、旅游、客運多功能,配套設施較齊全的港口。
臨港工業(yè)
隨著港口開發(fā)建設的不斷加快,一大批工業(yè)項目落戶欽州港,大型臨港工業(yè)初顯規(guī)模,較大的工業(yè)項目有:
中石油廣西石化1000萬噸/年煉化項目:項目于2006年12月30日啟動奠基。項目總投資153億元,計劃于2008年投產。該項目是截止至2006年來廣西最大投資項目。年產30萬噸漿、60萬噸高檔紙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項目一期工程已動工建設。項目(共三期)總投資410億元。
欽州燃煤電廠項目:一期工程2×60萬KW機組已于2007年3月12日試產發(fā)電,7月5日正式投產,第2臺機組將于2007年10月并網(wǎng)發(fā)電。二期工程2×60KW計劃于2008年6月發(fā)電,三期工程擴建后發(fā)電能力達420萬KW。
廣西東油項目:一期工程生產規(guī)模為年加工100萬噸重質原油,已投產。
廣西木薯綜合開發(fā)產業(yè)示范工程:一期年產10萬噸酒精,2萬噸變性淀粉、2萬噸CO2產品,于2005年2月份試投產;二期生產酒精50萬噸,變性淀粉10萬噸,CO2產品10萬噸。
大洋80萬噸大豆加工項目:于2005年6月份投產。
華港60萬噸大豆加工項目:2005年9月已動工建設,計劃2008年投產。
200萬噸特殊鋼廠項目正在申報國家核準。200萬噸瀝青、250萬噸磷化工等工業(yè)項目正在抓緊籌建。這批工業(yè)項目建成投產后,欽州港臨港工業(yè)的總產值將達一千億元,形成港口吞吐量6000萬噸以上。
北海港
自然條件
風 況:該港風向季節(jié)性變化顯著,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多為東南風,常風向為北向,其次為東南東向,頻率分別為22.1%和10.8%,夏秋兩季受臺風影響每年平均2-4次。臺風由南海進入北部灣時,因受海南島和雷州半島的阻擋,一般只有6-10級,風速大于8級的大風平均每年出現(xiàn)11.1天。
降 水:每年降水量在849.1毫米至2211.2毫米之間,年均降水量為1664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以雷陣雨為多,并明顯受臺風過境的影響。
霧 況:年均霧日數(shù)為13.2天,主要集中在春季,出現(xiàn)時間一般從02時開始09時結束,多為平流霧,能見度為100-800米。 氣溫:北海港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2.6℃,歷年最高氣溫為37.1℃,歷年最低氣溫2℃。
冰 況:本港地處亞熱帶,全年無冰凍。
潮 汐:北海港屬于不正規(guī)日潮為主的混合潮型。大潮汛期為全日潮,月平均22天。小潮汛期為半日潮,月平均為8天。最高潮位5.55米,最低潮位0.03米,最大潮差5.36米,最小潮差0.17米,平均潮差2.55米。
潮 流:北海港石步嶺港區(qū) 大潮汛時,漲潮平均流速為0.13米/秒。落潮平均流速為0.31米/秒;小潮汛時,漲潮平均流速為0.11米/秒,落潮平均流速為0.15米/秒。漲潮最大流速為0.79米/秒,落潮最大流速為1.03米/秒。在長落潮過程中,也會形成局部地區(qū)旋轉流,除潮流外,沒有受水文氣象因素影響所產生的余流,實測余流流速很小,為0.56~1.17米/秒。
港區(qū)分布及泊位情況
北海港按統(tǒng)計范圍來分,全港包含北海市區(qū)內的商用和專業(yè)貨主碼頭。按管轄來說,北海港管轄北海老港區(qū),石步嶺港區(qū),鐵山港港區(qū)和大風江港區(qū)。北海老港區(qū)、石步嶺港區(qū)是在營運港區(qū),鐵山港港區(qū)在建設中,大風江港區(qū)是規(guī)劃建設港區(qū)。北海老港區(qū)、石步嶺港區(qū)和鐵山港港區(qū)的狀況如下:
北海港老港區(qū)(第一作業(yè)區(qū)): 現(xiàn)有生產用泊位5個,非生產用泊位2個。生產用泊位:200噸級2個,700噸級2個,1000噸級1個。核定年吞吐能力35萬噸。另外在200噸級和700噸級泊位之間改造成1000噸級客滾泊位1個,年旅客吞吐能力30萬人次。
北海港石步嶺港區(qū)(第二作業(yè)區(qū)): 現(xiàn)有泊位4個:10000噸級2個,20000噸級1個,35000噸級1個。年吞吐能力180萬噸(其中集裝箱4.8萬TEU)。
鐵山港港區(qū): 在建2個20000噸級雜泊位,年吞吐能力95萬噸。因后續(xù)資金還未到位,而在陸域形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他工程項目現(xiàn)還未開工。
另外: 北海港貨主碼頭有7個,年吞吐能力90萬噸。其中海運公司碼頭1個,年吞吐能力10萬噸;航海公司碼頭1個,年吞吐能力2萬噸;外貿公司碼頭1個,年吞吐能力10萬噸;廣西中油水產碼頭1個,年吞吐能力10萬噸;石油公司冠頭嶺碼頭一個,年吞吐能力5萬噸;二級站碼頭1個,年吞吐能力3萬噸;化工廠油碼頭1個,年吞吐能力50萬噸。
倉儲堆場及能力
倉庫十座,面積達3.5萬m2,堆場面積達43.6萬m2。建有硫酸庫10個,容積4.6萬立方;磷酸庫3個,容積1.7萬立方;瀝青庫3個,容積0.6萬立方;植物油庫3個,容積1.3萬立方;機油庫6個,容積2.6萬立方。
裝卸機械及能力
北海港共有裝卸設備77臺,其中:50噸汽車起重機1臺,25噸汽車起重機1臺;16噸輪胎起重機7臺,25噸輪胎起重機1臺;5噸門式起重機3臺,10噸門式起重機4臺,27.5噸門式起重機2臺,16噸門式起重機1臺;64立方米皮帶輸送機8臺,5噸叉式裝卸車26臺;3噸叉式裝卸車2臺;1.5立方米單斗車13臺;2.55噸牽引車8臺。
港內鐵路、道路
北海港運輸配套設施完善。公路方面:隨著中國西南地區(qū)到廣西沿海地區(qū)高速公路的相繼建成通車,北海港距南寧204公里,距貴陽994公里,距成都1717公里,北海港的公路集疏運能力大大增強。鐵路方面:隨著欽北、南昆鐵路的全線通車,北海與大西南的運輸動脈已經貫通,形成西聯(lián)大西南各省,中聯(lián)湘西、豫西、桂西,東聯(lián)廣東的鐵路交通網(wǎng)絡,使北海港與全國鐵路網(wǎng)絡連成一片。海上客運方面:開通了???、潿洲島及下龍灣等國際國內航線。航空方面:北海機場已開通了至全國各大中型城市航線十多條,年旅客吞吐量達 30多萬人次。北海已經初步實現(xiàn)了以港口為龍頭,港航結合,海陸空配套的立體交通運輸網(wǎng)絡。
港作船舶
目北海港擁有各類裝卸機械設備及成套機械設備超過400臺,作業(yè)船舶7艘。
助航信息
航 道:(一)、北海港新(石步嶺港區(qū))老港區(qū)航道 北海新老港區(qū)航道基本上都是坐南朝北,面對廉州灣水域。走向為由南向北,向東折轉進入新、老港區(qū)。
2013年外航道已進行浚深、擴寬,航道的軸線相應調整為:
第一段:外海檢疫錨地燈浮,位于21°21′20.8″N,109°00′06.8″E,-12米水深處,設立0號閃光浮標,由0號標至6號標走向為10°~190°,長約7海里。
第二段:由6號標向東偏北至9號標,走向為238°~58°,長約2海里。
第三段:由相交角對準新港區(qū)岸上導標,走向130°52′,至碼頭岸線長1700米。航道的第一段與第二段,第二段與第三段間,均由半徑為600米的曲線半徑過渡,內外航道總長約17.28千米。水深-8~-12.9米,航道寬為100~130米,助航燈浮19座,1~4號標為對標,檢驗錨地設0號專用標。
該航道順直,無欄門沙,便于航行,已有7.0萬噸級船舶乘潮進入新港區(qū)4號泊位作業(yè)。
(二)、鐵山港區(qū)航道 在排敦至青龍沙段,長10千米,寬750~1400千米,水深-6~-18米,從青龍沙開始分東西兩水道,東水道長8.5千米,寬800米,水深-6~10米,出口欄門沙寬2.5千米,水深-2.2~-3.5米。西水道長10千米,寬800~1600米,水深-8~-10米,其中有淺灘長1.5千米,水深-2.7米(均屬自然航道)?,F(xiàn)航道上設有燈浮4個,東側沙田附近設有富達燈樁和臺風警報站,西側有大牛石燈柱。港內有老鴨石燈樁,老鴨洲至釣魚臺還有紅白燈樁4組。
錨 地: 位于廉州灣南部灣,即在天然深槽的末段,距地角碼頭約100米;據(jù)西港口約1200米。1、2、3號錨地共長2650米,寬450~550米,水深-5~9米,面積1.37萬平方千米,海底為沙質,可同時停泊1~3萬噸級輪船6~8艘。方位為21°29′14″N,109°01′14″E。
檢疫錨地位于冠頭嶺南海域0號燈浮,(21°20′20.8″N,109°00′06.8″E)為中心,以800米為半徑的圓周范圍,水深-12米,海底平坦為泥沙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