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開始給他哥哥奧利安創(chuàng)辦的《漢尼拔雜志》寫草稿。
1852年5月1日,在幽默周刊《手提包》上發(fā)表了他的處女作《拓殖者大吃一驚的花花公子》。
1863年,開始使用“馬克·吐溫”的筆名。
1865年,在紐約一家雜志發(fā)表幽默故事《卡拉韋拉斯縣馳名的跳蛙》,使他全國聞名。此后經(jīng)常為報刊撰寫幽默文章。
1869年,寫了著名旅行信件系列《傻子旅行》。
1872年,出版《艱苦歲月》。
1873年,同查·沃納合寫的《鍍金時代》,是他第一部長篇小說。
1875年,寫了《密西西比河的往事》,之后擴充為《密西西比河上》。
1876年,長篇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出版。
1884年,出版《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這部小說得到批評家的高度評價,深受國內(nèi)外讀者的歡迎。
1889年,出版《亞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國人》。
1894年至1897年,寫了《傻瓜威爾遜》《赤道旅行記》。
1900年10月,回到美國,受到熱烈歡迎,成為文藝界的領袖。
1910年4月21日,因狹心癥不治逝世。
《競選州長》《鍍金時代》《密西西比河上》《王子與乞丐》《湯姆·索亞歷險記》《百萬英鎊》《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貞德傳》《馬克·吐溫自傳》等
馬克·吐溫的作品有三個特色:
第一,他在西部幽默傳統(tǒng)的基礎上,發(fā)揮極度夸張的藝術想象。
第二,作品常常以第一人稱“我”為主人公,這個“我”像中國相聲里的主人公一樣,扮演各種喜劇性人物。他們大都天真、老實、無知,思想單純,什么事都一廂情愿,結果常常事與愿違。馬克·吐溫用天真老實人做主人公是有意識的。主人公總是懷著某種理想或某種單純的想法,但在現(xiàn)實中處處碰壁,說明他這個理想是不現(xiàn)實的,行不通的,而他越不明白這一點,就越現(xiàn)出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
第三,幽默里含有諷刺。他在《自傳》里總結他寫幽默小說的經(jīng)驗,說“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經(jīng)久的。幽默只是一股香味兒和花絮。我老是訓誡人家,這就是為什么我能夠堅持三十年”。“三十年”,是指從他開始寫作至寫自傳時為止。他所謂“訓誡人家”是說他寫小說含有抑惡揚善的嚴肅的創(chuàng)作目標。
馬克·吐溫是獨一無二的,無法相比的,他是美國文學中的林肯。(美國評論家威廉·豪威爾斯評)
馬克·吐溫是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美國作家威廉·??思{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