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河源于山西寧武縣境內,涿鹿境內42.7公里,東至河北懷來的官廳水庫,是一條流向祖國首都北京的河流,橫貫內外長城之間的塞上地區(qū),穿越城區(qū)段達10公里。
桑干河是涿鹿人民的母親河,它滋潤了兩岸肥沃的土地,也孕育了這里悠久的文化。由于九曲桑干的壯觀秀美,占盡塞上風情,早在明代,“桑干晚渡”就被列為“云中八景”之一,近代文學家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更讓它名揚天下。
桑干河作為海河流城重要支流肩負著維護首都水資源安全及大同市工農業(yè)生產及生活用水等生態(tài)功能,對下游防洪抗汛起到重要作用,保護桑干河濕地對保障山西省乃至京津地區(qū)生態(tài)安全意義重大。
桑干河濕地公園總面積4644.22公頃,濕地面積3859.48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83.1%;其中面積最大的是草本沼洋濕地,占濕地總面積的63.83%。其次為永久性河流濕地、洪泛平原濕地和灌叢沼澤濕地。
桑干河旅游風景區(qū)位于河流沿岸,包括八區(qū)、五廣場、一步道。這里有丁玲廣場、丁玲書院等紅色文化景點,也有物華天寶廣場、親水廣場、桑干河大橋、桑田花海、江南園林等人文景觀。
桑干河風景區(qū)不僅保持了當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連續(xù)性和多樣性,同時還演繹傳承了城市的千年文脈,成為涿鹿重要的文化承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