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口在江蘇丹陽市陵口鎮(zhèn)東南隅、是南朝齊梁兩代陵墓入口處。齊梁兩代建都建康(今南京),當時王子公卿謁陵,都從秦淮河上溯破崗瀆,過二十四立隸到丹陽,再從陵口進蕭港至各陵。齊梁兩代建都建康(今南京),當時王子公卿謁陵,都從秦淮河上溯破崗瀆,過二十四立隸到丹陽,再從陵口進蕭港至各陵。有齊宣帝蕭承之永安陵、齊武帝蕭歐景安陵、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齊明帝蕭駕興安陵、梁文帝蕭順之建陵、梁武帝蕭衍修陵、梁簡文帝蕭綱莊陵,以及金家村和水經山村失考墓等。墓曾遭盜掘或破壞,現在遺存的僅是墓前的一些石刻,其中有神道石柱、石麒麟、石天祿、石辟邪等,是一群精致而又宏偉的石雕藝術。南朝陵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陵口陵墓石刻
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陵口陵墓石刻南朝丹陽縣陵口1988年作為“丹陽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陵口石刻
丹陽陵口鎮(zhèn)東有一對高大的石麒麟,此處就是南朝齊,梁兩代陵區(qū)的總門戶,稱為齊梁陵口。陵口現在僅存一對殘損的石麒麟,東為雙角天祿,西為獨角麒麟。兩只石獸相距約百米,中間隔著一條小河。陵口石刻為現存體積最大的南朝陵墓石獸,長、高度均達到4米,寬約2米,總重量約為30噸。兩座石獸腿部均已殘損,現在用石塊支撐著。頭部也有不同程度殘損,天祿的頭部曾經用石料補修過。從陵口石刻的雕刻風格來看,與齊明帝蕭鸞興安陵石刻的風格很象,高大飽滿,頸部較短,羽翼由四小冀拼成一大翼,腹部復襯以羽翅紋,已經不象之前的一些南朝陵墓石獸那樣鮮明的曲線美的風格,陵口石刻有可能也是齊明帝時期雕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