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游是流傳在中國西北地區(qū)的一種民歌形式。這是一部用老镢鐫刻在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傳世巨著,這是黃坡黃水之間的一朵奇葩。其歌詞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變文體,以浪漫主義的比興手法見長。它便是陜北民歌。在陜北它叫“信天游”,又稱“順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稱為“山曲”,在內(nèi)蒙古則被叫作“爬山調(diào)”。
蘭花花
走西口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趕牲靈
五哥放羊
圪梁梁
東山上點燈西山上明
形式自由靈活,每兩句為一小節(jié),押韻;有的一節(jié)表達一個意思,有的幾節(jié)組成一個部分,表達比較復(fù)雜的意思;調(diào)子自由,單純易唱;每段常轉(zhuǎn)韻,多用比興疊字和襯字。
信天游的比興非常廣泛,上至日月星辰,風(fēng)云雨露;下到花草樹木,鳥獸蟲魚;還有柴米油鹽,五谷雜糧,衣食起居都可以起興作比。“按劉勰的說法,‘興’,既有比喻的意思,也有興托、發(fā)端的作用,通過依微擬議而達到興托起情,即用微妙的事物來寄托作者的情感,渲染氣氛等。”既然是“微妙的事物”,那么就會是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信天游的起興里就有很多這樣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況,比如:“羊肚子手巾(那)三道道藍,我那當(dāng)紅軍的哥哥(喲)回來了?!庇秩纾骸把蚨亲邮纸恚莻€)三道道藍,你說(那個)難呀難也不難。”“起”是一樣的,但是興起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內(nèi)容。
陜北民歌是歷代陜北地方勞動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結(jié)晶,是陜北人民最親近的伴侶,是陜北地方勞動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陜北是民歌薈萃之地,民歌種類很多,當(dāng)?shù)厮追Q“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調(diào)、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種,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信天游的傳唱之境,是一片廣漠無垠的黃色高原,這高原,千溝萬壑,連綿起伏,蒼茫、恢宏而又深藏著凄然、悲壯;清峻、剛毅而又飽含著沉郁、頓挫。 千百年來,它以自己的個性潛在地影響著陜北人的生活習(xí)俗,塑造了性格鮮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蒼涼、宏壯而沉郁的信天游。
信天游唱詞一般為兩句體,上句起興作比,下句點題,基本上是即興之作。這些口語化的詩句,語出驚人,形象生動,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其內(nèi)容主要以反映愛情、婚姻、反抗壓迫,爭取自由為主。陜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樂,也唱個人的憂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現(xiàn)實,是對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
信天游的節(jié)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開闊,扣人心弦、回腸蕩氣,這同溝川遍布的陜北地貌有很直接的關(guān)系。在當(dāng)?shù)?,人們?xí)慣于站在坡上、溝底遠距離地大聲呼叫或交談、為此,常常把聲音拉得很長,于是便在高低長短間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韻律,這種習(xí)慣自然會對信天游產(chǎn)生影響。因此信天游的曲調(diào)悠揚高亢,粗獷奔放,韻律和諧,不加修飾地透著健康之美。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觀、社會風(fēng)貌和陜北人的精神世界。
語境,是語用研究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人們運用自然語言進行言語交際的言語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包括:上下文、情景和民族文化傳統(tǒng)等等。在信天游起興中,語境因素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比如《藍花花》中:“青線線(那個)藍線線藍(個)瑩瑩的彩,生下一個藍花花(呀)實是愛死人?!鼻嗑€藍線是如何發(fā)端,引出可愛的藍花花的呢?這要從幾個方面分析:首先是地點語境,這首信天游流傳在陜北黃土高原上,那里是一眼望不到頭的黃土,山連山,坡連坡,蜿蜒流過的黃河也是混黃的泥漿,在這樣漫天漫地的黃色世界里,清澈的水是讓人渴望的,是給人美感的,能讓人想到水的那些顏色也都是美好的,歌詞中的“青”和“藍”就是能給人這樣美好聯(lián)想的顏色,而且還泛著動人的“瑩瑩”的光澤,所以是“愛死人”的。那么“線”在這里又充當(dāng)了什么角色呢?這又要從民族文化傳統(tǒng)語境來分析了。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女子的應(yīng)具備的美德其中有一條是:“婦功”,也就是過去女子在家做的家務(wù)還有紡織、刺繡、縫紉一類的工作。線,就是做這類工作必不可少的材料,所以,“線”這個意象是和女子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于是,以美麗的線起興,引出動人可愛的女子藍花花,就順理成章了。這樣的“性別特征”在信天游起興當(dāng)中還有,比如前文中提到的“羊肚子手巾(那)三道道藍,我那當(dāng)紅軍的哥哥跟回來了?!比绻挥妹褡逦幕瘋鹘y(tǒng)語境中的“社會規(guī)范和習(xí)俗”來分析,看不出起興句“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和當(dāng)紅軍的哥哥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但是如果了解陜北風(fēng)俗就可以知道,用羊肚子手巾在頭上系“英雄結(jié)”是當(dāng)?shù)厍鄩涯昴凶拥囊环N典型裝扮,被當(dāng)?shù)厝苏J為是一種英姿勃發(fā)的扮相。這句起興實際上勾勒了“當(dāng)紅軍的哥哥”的形象特征,也能說明當(dāng)時的青年對紅軍的向往。
在黃土高原上,不但色彩單調(diào),而且缺少旺盛的生命,黃土、風(fēng)沙給人枯燥、寂寞之感。所以,所有能和黃色形成鮮明對比的色彩和富于生命力的事物都十分引人注目,比如大家十分熟悉的一首信天游《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中有:“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咱們中央(噢)紅軍到陜北?!鄙降させㄐ嗡戚娌荩_放的時候漫山遍野被染得火紅,起興一開始就渲染了氣氛:熱烈、喜慶,充滿活力。而且,在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陜北的百姓就把參加紅軍叫“鬧紅”,如果有了這樣的歷史知識,就更能明白,為什么這首信天游要用紅艷艷的山丹丹花,而不是用別的什么來起興。
有些信天游的起興要通過語用學(xué)的會話含義理論才能推導(dǎo)出它與內(nèi)容的聯(lián)系。如《想情哥》:
“東山上(那個)點燈(哎)西山上(得個)明,四十里(那個)平川了也了不見人。
你在你家里得?。òィ┪以谖壹依锟?,秤上的(那個)梨兒(喲)送也不上門?!?/p>
整個第一段都是起興。如果用會話含義原則來分析,這段話首先是違反了“質(zhì)的原則”,說了沒有依據(jù)的話。在點油燈時代,怎么可能東邊山上的燈,西邊山上也能大放光明呢?四十里平川就是再平,人眼睛也不可能一眼望到頭的,“了不見人”很正常啊。這是違反了“量的準則”說了廢話。既然不是真話,既然說了白說,為什么還要說呢,因為非說不可。也就是說,這段起興是故意要違反這些原則的。為的就是要引出下面的內(nèi)容:“隔得那么遠,你在你家里得病我在我家里都能知道,為你憂心忡忡,相愛的人是心心相通的??墒俏乙粋€可托付的人都沒有——“了不見人”,所以為你買了你病中愛吃的東西也沒法兒送給你?!逼鹋d在這里,除了強調(diào)戀人之間的心心相印,還烘托了女子思念卻又無人傾訴的痛苦,著急又找不到人幫忙的無奈。又比如“大白(的那個)兔(來)紅耳(的那個)朵,想誰(的那個)也不像想哥哥?!逼鹋d“大白兔紅耳朵”違反了“質(zhì)的原則”,無論是白兔、黑兔還是灰兔、花兔,都不可能長出紅色的耳朵,紅耳朵的大白兔在生活當(dāng)中是不存在的。但是作為起興,這只特殊的大白兔成功的引出了“想誰也不像想哥哥”,白兔是與眾不同的,對哥哥的思念也非同一般。又如:王朝聞先生為之叫絕的“山在水在石頭在,人家都在你不在”。
信天游起興也包孕了語用預(yù)設(shè)的道理。比如:“割一把糜子彎一回腰,喝一口涼水娘家的好?!逼鹋d“割一把糜子彎一回腰”和“喝一口涼水娘家的好”好像毫不相干。如無預(yù)設(shè)前提,根本就無法理解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而這個前提是歌詞沒有給出的:收割是十分辛苦的強體力勞動。其中的話語暗示是:“我非常的勞累。但是婆家人并沒有因此而疼惜我,”所以下句是:“就是喝涼水也是娘家的好喝?!痹捦庵馐?,“婆家人不好。我很想念自己的娘家,想回自己的家?!边€有一首《妹妹心思我知道》:“井子里絞水桶桶里倒,妹妹的心事我知道?!边@首信天游不是自言自語式的,而是有傾訴對象的,對象是“妹妹”,而歌曲成立的前提的是:妹妹有心思,實際上是兩個人之間的交流。起興中:““水”是從井里絞上來的,是井“心里”的水,把水倒進桶里,而我把妹妹的心事也放進自己的心里了。”又比如:“墻頭上跑馬還嫌低,面對面坐下還想你?!边@里起興的預(yù)設(shè)前提是:墻頭很高,如果是真的低就不會說“還”嫌低。這里的前提是從言語中的標志“還”總結(jié)出來的。起與興之間的相類是邏輯的:面對面坐下應(yīng)該不想了,就像墻頭上跑馬該夠高了,但是“都已經(jīng)在高墻上跑馬了,可我還覺得不夠高”,這樣下句“面對面坐下還想你”,和起句就結(jié)合得天衣無縫,而把自己對對方的愛戀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信天游的起興是非常有特色的,但是因為某些原因,比如流傳的時間很長,產(chǎn)生的時候的語境和當(dāng)代語境之間存在巨大差別,所以,起興和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顯得不那么直截了當(dāng),因此就需要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