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歷史
南澳縣海防史博物館是廣東省唯一縣級海防史專題博物館。南澳地處粵、閩、臺三省交界海面,素有“閩粵咽喉、潮汕屏障”之稱。在這個地處要沖的海島縣上,曾經留下宋明兩代皇室駐蹕的足跡,灑滿民族英雄陸秀夫、戚繼光、鄭成功、劉永??骨钟?、捍疆衛(wèi)國的血汗,載入了俞大猷剿賊、鄭芝龍抗荷、林則徐查禁鴉片等輝煌的海防史跡。特別是明萬歷三年(一五七五年)詔設“協(xié)守漳(州)潮(州)等處地方專駐南澳副總兵”之后,先后有一百六十九任副總兵、總兵在此衛(wèi)國御敵,成為中外聞名的海上軍事重鎮(zhèn)。全面了解南澳鎮(zhèn)官兵守衛(wèi)海防要地南澳本島,指揮調配廣東東路、福建南路的海防,駐守臺灣、澎湖、淡水(清康熙二十四年之后)的海防史實,國防觀念和愛國之情油然而生。2004年下半年,縣委宣傳部籌措資金20萬元啟動了新館開館裝修工程。
海防史博物館貼近生活、貼近青少年的原則,將文物這一凝聚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文化載體真正轉化為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的精神食糧,充分發(fā)揮博物館對青少年的教育和服務功能,發(fā)揮青少年教育實踐基地、國防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使博物館成為青少年第二課堂,更好幫助人們了解南澳人文歷史,闡釋和傳播南澳文化。
館藏文物
南澳縣海防史博物館于1992年2月16日建成,總面積達3300平方米,成為當時我國第一座縣級海防史專題博物館。該館館藏文物500余件,其中二級品7件,三級品141件,南澳縣海防史博物館新館開設1個主展廳和3個副展廳,以“海防史陳列”和“南澳碑匾拓片展”為主體。展廳內精心設置半立體沙盤南澳設防圖以及鄭成功在南澳招兵、解放南澳等3個半立體全景。僅沙盤就集汛地、所城、炮臺、煙墩等100余個模型于一體,使人一眼縱觀閩南粵東的海防設置,盡覽我國明清沿海軍事史的縮影,發(fā)揮了國防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博物館在2010年,特別設“南澳Ⅰ號”出水文物展廳,把南澳縣海域的烏嶼與官嶼之間發(fā)現(xiàn)一艘古沉船的一批瓷器,經文物鑒定是明代古沉船。從考古隊探摸打撈上來的1100多件文物來看,該沉船上保存有大量青花瓷器,總數估計萬件以上,文化文物事業(yè)的一大亮點,對研究我國明代海上運輸貿易活動乃至我國的陶瓷史、航海史意義重大。
參觀信息
地址:南澳縣中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