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岳行宮又稱松江岳廟、松江東岳廟,位于現(xiàn)上海市松江區(qū)舊城谷陽門外大街。始建于何時已無考,宋尚書右丞朱諤始擴大建筑。解放后,大殿發(fā)現(xiàn)大量白蟻蛀蝕,有傾坍危險,1964年12月拆除大殿,其余屋舍也廢。
2003年3月17日,東岳廟主體建筑東岳大殿正式破土動工。該大殿是帶有北派建筑風格歇山式仿明清古建筑,總建筑面積1491平方米,高20.08米,大殿653平方米,地下室838平方米。
東岳廟,場北為正殿臺階,中有盤龍長方大石,正殿氣勢崔巍,傳高達九丈五尺,暗喻泰山九五之尊。琳宮貝闕,具皇家氣象。正殿屋脊上有“風調(diào)雨順”4個字,并配有魚化龍等簡瓦脊獸,殿外檐下懸兩塊匾,一為兩江提督牛鑒所書“既成藐藐”,一為江寧制臺陳鑒所書“海滇朝宗”。殿中設(shè)有五彩盤龍柱,左右分立四大天王,高達丈余。
大殿中,上有3塊橫額,左書“道衍先天”,中書“呼吸帝座”,右書“赫濯生靈”;中間塑有3尊圣帝金身立象。殿后為“太虛亭”,最后若干屋宇及庭院,頗具花木泉石之勝。
正殿之西,為楊侯廟。楊侯名楊文圣,相傳為本縣點岳官,一次失慎,全岳被焚,后尊為神,故神像面容黝黑,呈焦炭色。進楊侯廟首為天井。占地不廣,中有一株400年銀杏,大可雙人合抱。南為照壁,上有巨幅磚雕,一駘望日。庭中置有銅鼎一座,重六七百斤。
北為戲臺,上書“飛塵臺”三字,旁塑白馬一匹。大殿中為楊侯,手執(zhí)金瓜錘坐像,正梁上懸“生死關(guān)”大幅匾額,系邑人瞿然恭所書。神前有大銅鏡一面,徑二尺余,訛言能照視前生供桌下履跡一雙,訛稱神靴痕,此皆廟中主持者誆人而設(shè)。又面北梁上,高懸大算盤一具,寬達數(shù)尺,旁貼任爾千算萬算,不如我這里一算。左右負壁,兩旁萬年臺,臺上陳列許多泥偶,署名冥間24司。進內(nèi)乃為楊侯正殿,香火鼎盛。左間木欄柵內(nèi)塑不少皂班,分紅帽、刀斧、內(nèi)隨等,神態(tài)各異。
大小陰船三艘,置于屋隅,更有大陰船一艘,俗稱傷司船,獨置一室。再后系享殿,最后為寢宮。楊侯殿側(cè),養(yǎng)著純黑羊,系好事者施舍,稱黑羊為黑面楊侯坐騎。解放后,大殿發(fā)現(xiàn)大量白蟻蛀蝕,有傾坍危險,1964年12月拆除大殿,其余屋舍也廢。
東岳廟地址:上海市松江區(qū)中山中路196弄9號(近廟前街)
上午8點至下午4點(節(jié)假不休)
東岳行宮又稱松江岳廟、松江東岳廟,位于現(xiàn)上海市松江區(qū)舊城谷陽門外大街。始建于何時已無考,宋尚書右丞朱諤始擴大建筑。進內(nèi)兩側(cè),為東西兩道房,是該廟接待官府紳士等之房。再進內(nèi),為雙排平房,開滿書店、點心點、茶樓等。店鋪盡處為戲臺,下層石板地,設(shè)小百貨、租書攤等;樓上為戲臺,屋檐下懸一匾:“帝出乎震”,為一七齡童所書。經(jīng)過戲臺,為大殿廣場。場中有五爪銀杏一株,已數(shù)百余年。
2002年5月,松江東岳廟工程批準立項。5月24日松江東岳廟修復委員會暨東岳廟修復辦公室成立,上海市道教協(xié)會會長史孝進擔任東岳廟修復委員會主任兼修復辦公室主任。
12月29日,舉行了松江東岳廟復建工程奠基儀式。2003年3月17日,東岳廟主體建筑東岳大殿正式破土動工。該大殿是帶有北派建筑風格歇山式仿明清古建筑,總建筑面積1491平方米,高20.08米,大殿653平方米,地下室838平方米。該大殿由上海浦江設(shè)計院設(shè)計,常熟市古典園林建筑工程公司承建,資金由松江東岳廟修復委員會自籌,2003年11月底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