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视频污在线观看|亚洲熟女丝袜AV|中国三级在线免费|在线免费牛牛AV|日韩无码青青草原|国产V日产∨综合V精品视频|98超碰资源人人|久久久久久久探花蜜蜜蜜|久久小视频免费在|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网站

臺風威馬遜

#災害災難# 0 0
臺風威馬遜(Rammasun)于2014年7月12日獲得命名,國際編號1409,名字由泰國提供,意為雷神,本次為“威馬遜”名稱第三次使用。該臺風一路西行發(fā)展加強,在接近菲律賓與中國海南島時兩度出現近岸暴發(fā)增強,并以高強度登陸這些地區(qū)。臺風“威馬遜”對菲律賓、中國等多地造成嚴重災害,導致菲律賓至少106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386億比索;中國至少88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443.3億元;各地總計至少225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達80.8億美元。因其嚴重致災,事后臺風委員會決定將“威馬遜”從臺風命名表中永久退役,并由泰國提供新名稱“博羅依”以取代之。
詳細介紹 PROFILE +

超強臺風威馬遜(英語:Super Typhoon Rammasun,泰語:??????,國際編號:1409,聯合臺風警報中心:09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Glenda)為2014年太平洋臺風季第九個被命名的風暴。“威馬遜”一名由泰國提供,是指當地神話中的雷神,本次為“威馬遜”名稱第三次使用。

臺風“威馬遜”于2014年7月12日獲得命名。而后其一路西行發(fā)展加強,在接近菲律賓與中國海南島時兩度出現近岸爆發(fā)增強,并以高強度登陸這些地區(qū)。期間其在海南省七洲列島的北仕島氣象站留下了最低站壓881.2百帕、海壓899.2百帕的實測,創(chuàng)下了1945年以來全球陸地氣象站實測氣壓的最低記錄(后于2016年被臺風莫蘭蒂超過)。最后于7月20日被中央氣象臺停止編號。事后“威馬遜”被認定在登陸海南省文昌市時的強度達到70米/秒,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臺風,亦在南海獲得了聯合臺風警報中心最高的五級超級臺風的評價,為南海熱帶氣旋之罕見。

臺風“威馬遜”對菲律賓、中國等多地造成嚴重災害,導致菲律賓至少106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386億比索;中國至少88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443.3億元;各地總計至少225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達80.8億美元。因其嚴重致災,事后臺風委員會決定將“威馬遜”從臺風命名表中永久退役,并由泰國提供新名稱“博羅依”以取代之。

命名由來

為避免臺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qū)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臺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guī)范臺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后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huán)重復使用。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qū)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qū)提供。

“威馬遜”一名由泰國提供,是指當地神話的雷神,本次為“威馬遜”名稱第三次使用。由于威馬遜重創(chuàng)菲律賓和中國華南等地,因此在2015年2月于泰國曼谷舉行的臺風委員會第47次屆會中,臺風委員會決定將“威馬遜”從臺風命名表中永久退役,由泰國于次年提供新名稱“博羅依”以取代之,意思為泰式甜品椰奶。此外,“威馬遜”的菲律賓名“格蘭達”(Glenda)同樣也遭到了退役,并由“加爾多”(Gardo)取代。

發(fā)展過程

形成初期

2014年7月9日,一個低壓區(qū)在楚克東部的西北太平洋海面上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熱帶擾動編號92W。下午13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級為“低”。

7月10日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上午10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對其評級提升為“中”。下午3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對其發(fā)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并將其評級提升為“高”。當晚22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并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9W。

7月11日凌晨3時,熱帶低壓09W組織轉好,日本氣象廳對其發(fā)出烈風警報。早上8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7月12日凌晨2時,因熱帶低壓09W云帶再次變得松散,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取消早前升格,并把此前升格的強度下調為熱帶低壓。中午12時,熱帶低壓09W在關島鶯歌沿海登陸。下午14時,中央氣象臺將其升格起編為熱帶風暴。下午1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并命名為“威馬遜”,給予其國際編號1409。晚上20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將“威馬遜”重新升格為熱帶風暴。

西行增強

7月13日凌晨3時45分,“威馬遜”進入香港天文臺責任范圍,被其評級為熱帶風暴。晚上19時,“威馬遜”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責任范圍,菲律賓隨即給予其菲律賓名“格蘭達”(Glenda)。此時受副熱帶高壓脊影響,“威馬遜”以每小時22至25千米的速度西移,一直有對流引發(fā)及消散,強度未有顯著增強。

7月14日,“威馬遜”向西南偏西移動,并因環(huán)境改善而開始迅速增強。上午8時4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上午9時45分,香港天文臺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上午11時,中央氣象臺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下午15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臺風。下午17時,中央氣象臺將其升格為臺風。晚上2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臺風。晚上21時45分,香港天文臺亦將其升格為臺風。此時的"威馬遜"螺旋性更加顯著改善,令對流得以集中并維持。

首次近爆

7月15日,“威馬遜”繼續(xù)保持其增強趨勢,并受亞熱帶高壓脊西南側影響而恢復向正西方向移動,其低層環(huán)流中心逐漸完成鞏固,螺旋雨帶已經變得清晰,并且包圍在系統(tǒng)的西南象限,且打開了猛烈的赤道方向流出,令系統(tǒng)強度大大提升,在登陸菲律賓前迎來近岸爆發(fā),強度急劇增強。下午14時,中央氣象臺將其升格為強臺風。同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將其直接升格為三級臺風。下午15時,“威馬遜”的細小風眼開始出現。下午15時30分,香港天文臺亦將其升格為強臺風。下午17時,“威馬遜”在菲律賓呂宋島阿爾拜省拉普拉普首次登陸。下午18時30分,“威馬遜”在菲律賓呂宋島阿爾拜省巴卡凱第二次登陸。晚上20時,盡管“威馬遜”已經兩次登陸,但基于地形抬升加強對流,并且所處環(huán)境仍非常有利,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四級臺風。

7月16日,“威馬遜”轉向西北偏西方向行進,移動速度維持在每小時22至25千米,逐漸穿越菲律賓中部,并進入南海。子夜0時,“威馬遜”在菲律賓奎松省圣納西索第三次登陸。受地形磨損影響,“威馬遜”強度有所下降。凌晨2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三級臺風。上午8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將其進一步降格為二級臺風。同時,中央氣象臺將其降格為臺風。上午9時30分,香港天文臺亦將其降格為臺風。下午13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將其進一步降格為一級臺風。因“威馬遜”的移動路徑與菲律賓群島的高山接近,部分對流無法越過,導致其北面眼墻崩潰,出海時幾乎沒有對流覆蓋。

南海重整

7月17日,“威馬遜”繼續(xù)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移速保持不變,逐漸穿越南海北部。進入南海后,受惠于良好的大氣環(huán)境及高水溫,“威馬遜”開始重新增強。上午8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將其再次升格為二級臺風。但在下午14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又將其再次降格為一級臺風。下午17時,中央氣象臺再次將其升格為強臺風。下午18時45分,香港天文臺亦再次將其升格為強臺風。“威馬遜”在入夜后向較偏西北方向移動。晚上20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又將其再次升格為二級臺風。晚上20時后,“威馬遜”再次構建出風眼,并成功將南面對流卷至北面,重新建立穩(wěn)固、扎實的眼壁。

再度近爆

7月18日,“威馬遜”再度迅速顯著增強,并轉向西北方向移動,移速仍然穩(wěn)定不變,維持在時速22千米,其增強趨勢沒有停止,反而越來越急劇,像其7月15日穿越菲律賓之前一樣再次迎來了近岸爆發(fā),直至下午掠過海南島東北端前才達到強度巔峰。凌晨2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再次將其直接升格為四級臺風。凌晨5時,中央氣象臺將其升格為超強臺風。香港天文臺緊隨其后,在凌晨5時45分亦將其升格為超強臺風?!巴R遜”此時受到海南島地形牽引,轉為向偏西方向移動。

當日下午15時30分,中央氣象臺認定“威馬遜”以17級,60米/秒的顛峰強度登陸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zhèn)沿海,這標志著“威馬遜”成為按中央氣象臺記錄繼1973年臺風瑪琪后41年以來登陸華南的最強風暴,以及按照香港天文臺資料繼1979年臺風荷貝后35年以來登陸華南的最強風暴。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在初報中將此時的“威馬遜”評級為中心風力達到135海里/小時的四級超級臺風。

短暫登陸海南后,“威馬遜”進入瓊州海峽。晚上19時30分,中央氣象臺認定“威馬遜”以17級,60米/秒的強度在廣東省雷州半島徐聞縣龍?zhí)伶?zhèn)沿海再次登陸,該強度打破了1996年臺風莎莉的記錄,成為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廣東的最強臺風。由于達到強度頂峰后數小時內便兩度登陸,“威馬遜”的顛峰強度只能短暫維持;但依舊重創(chuàng)了海南、雷州半島一帶。當晚較后時間,“威馬遜”走過巔峰階段轉趨減弱,轉為向西北偏西的方向行進,掠過雷州半島,移入北部灣。

減弱消散

7月19日,“威馬遜”繼續(xù)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穿越北部灣并逐漸減弱。凌晨2時45分,香港天文臺將其降格為強臺風。上午5時,中央氣象臺將其降格為強臺風。上午7時10分,中央氣象臺認定“威馬遜”以15級,48米/秒的強度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防城港市光坡鎮(zhèn)沿海再次登陸,又成為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廣西的最強臺風,隨后受地形摩擦影響,開始急劇減弱。上午9時,中央氣象臺將其降格為臺風。上午11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三級臺風。上午11時45分,香港天文臺將其降格為臺風。下午15時,中央氣象臺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下午17時30分,香港天文臺亦將其降為強熱帶風暴。下午1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同時中央氣象臺將其進一步降格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及香港天文臺亦跟隨中央氣象臺分別于當晚20時50分及21時30分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當晚22時,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亦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7月20日,“威馬遜”橫越廣西及越南北部,進入中國云南。由于西南季風的水汽供應亦遭切斷,“威馬遜”強度進一步減弱。中央氣象臺、香港天文臺及日本氣象廳分別在凌晨4時、早晨6時45分以及上午8時50分將“威馬遜”降格為熱帶低壓。上午8時,中央氣象臺對“威馬遜”停止編號。上午9時45分,香港天文臺將“威馬遜”降格為低壓區(qū)。

7月21日,日本氣象廳將“威馬遜”殘余降格為低壓區(qū),但其殘余低壓區(qū)并未立即消散,而是繼續(xù)向偏西方向移動深入內陸,最終于7月22日在陸上徹底消散。

事后調整

在事后發(fā)布的最佳路徑中,中國氣象局將“威馬遜”登陸海南前的巔峰強度由60米/秒,910百帕大幅上調至72米/秒,888百帕,并將“威馬遜”登陸海南的強度由60米/秒上調至70米/秒,將其登陸廣東的強度由60米/秒上調至62米/秒,將其登陸廣西的強度由48米/秒上調至50米/秒,成為上述三?。▍^(qū))最強登陸的熱帶氣旋,亦標志著威馬遜打破1973年臺風瑪琪(登陸強度)的紀錄,成為建國及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風暴。

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在事后發(fā)布的最佳路徑中亦把“威馬遜”在南海的巔峰強度上調至140海里/小時,達到五級超級臺風的評價,使其成為繼1954年臺風帕梅拉以來第二個在南海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最高的五級超級臺風等級的熱帶氣旋。

香港天文臺在2015年7月30日公布的《2014熱帶氣旋年刊》中亦把“威馬遜”的中心風力由210千米/小時大幅上調至240千米/小時,成為香港天文臺記錄中自1950年以來有紀錄以來南海最強的熱帶氣旋。

而日本氣象廳僅僅把“威馬遜”南海巔峰的氣壓下調至935百帕,仍然維持著十分鐘90海里/小時的評級。

臺風特點

強度高,兩度近岸爆發(fā),建國以來登陸中國最強臺風

臺風“威馬遜”誕生在盛夏,一路西行加強,憑借良好的低層輻合與高層輻散,較弱的環(huán)境風垂直切變和適宜的海面溫度與深厚的暖渦,其兩度迎來近岸爆發(fā)并分別多次登陸菲律賓呂宋島與中國粵桂瓊沿海。其有著高強度,尤其是在南海。據事后分析,它以70米/秒的風速登陸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zhèn),以62米/秒的風速登陸廣東省雷州半島徐聞縣龍?zhí)伶?zhèn),以50米/秒的風速登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防城港市光坡鎮(zhèn),成為建國以來以及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臺風,同時亦成為了建國以來以及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海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三?。▍^(qū))的最強臺風。

另一方面,“威馬遜”近岸爆發(fā)增強,在南海更是在事后得到了聯合臺風警報中心最高等級的五級超級臺風的評價,這對于南海熱帶氣旋來說是非常罕見的。“威馬遜”成為自1954年臺風帕梅拉以來又一個在南海獲得聯合臺風警報中心五級超級臺風評價的熱帶氣旋。

實測數據可觀,創(chuàng)下紀錄

臺風“威馬遜”掠過瓊粵桂期間,當地多處氣象站記錄下其氣壓與風速數值,留下了寶貴的實測數據并創(chuàng)造了中國、全亞洲乃至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陸地氣象站實測最低氣壓的新紀錄(但該記錄于2016年即被臺風莫蘭蒂再次超過)。

“威馬遜”于2014年7月18日13時至14時掠過海南省七洲列島北仕島氣象站和文昌浮標,北仕島氣象站(海拔174.5米)于13時21分錄得最低站壓881.2百帕,海平面氣壓為899.2百帕,打破了1977年沖永良部臺風(臺風Babe)907.3百帕的亞洲實測紀錄;文昌浮標在12時33分錄得最低海平面氣壓922.0百帕。北仕島氣象站于13時整至13時20分降壓至920百帕以下,氣壓至14時30分回升至921.7百帕,920百帕以下氣壓時間保持在1個小時以上;其于12時40分至12時50分降壓6.9百帕,于12時50分至13時降壓15.2百帕,于13時整至13時20分降壓27.6百帕,于13時20分至13時21分降壓9.1百帕;其10分鐘最大降壓15.2百帕,1分鐘最大降壓9.1百帕,10分鐘整點最低氣壓為13時30分錄得的907.0百帕;于12時54分測得最大10分鐘平均風速58.7米/秒,于12時51分測得最大陣風72.4米/秒,此時海平面氣壓氣壓約為950百帕,隨后測風塔被摧毀。文昌浮標站于12時39分測得最大10分鐘平均55米/秒,最大陣風74.1米/秒,此時海平面氣壓約為928百帕,其風速計受到嚴重破壞,一路風傳感器整體被風吹走,另一路風速傳感器風速軸承發(fā)生嚴重形變。

“威馬遜”在登陸海南、廣東后,兩省共有62個氣象站被“威馬遜”吹襲毀壞,其中海南省46個,廣東省16個,但仍然留下兩個930百帕以下的實測氣壓,分別為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zhèn)堆頭小學于15時51分測得的本站氣壓921.5百帕、海平面氣壓923.3百帕與鋪前鎮(zhèn)木蘭頭站于17時整測得的海平面氣壓926.4百帕。??诤K{椰風小區(qū)自動站(海拔3米)測得37.5米/秒的10分鐘持續(xù)風速后損毀。海南、廣東、廣西均錄得60米/秒左右的陣風。文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的淺層風觀測塔(基底海拔50米)90米高度測風處測得最大持續(xù)風85.5米/秒,最大陣風99.9米/秒。

另一方面,“威馬遜”的眼墻降水效率極高,海南文昌局部、廣西潿洲的最大1小時降水量超過100毫米,地形降水總量極大,海南昌江的24小時最大降水量達702.1毫米,均為登陸臺風罕見。其中眼墻降水效率為中國登陸臺風之最。

此外,“威馬遜”在先前吹襲菲律賓時曾于阿爾拜省測得959百帕的最低氣壓。

預報預警

中國

中央部委

2014年7月15日下午18時,中央氣象臺發(fā)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

2014年7月16日上午6時,中央氣象臺改發(fā)臺風黃色預警信號。上午8時30分,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臺風)三級應急響應。上午10時,中央氣象臺改發(fā)臺風橙色預警信號。同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做出批示,指出臺風威馬遜向華南沿海襲來,形勢嚴峻,氣象局要嚴密監(jiān)視臺風動向,加強預測預警,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緊急啟動救災預警響應,指導地方民政部門及時做好防范臺風威馬遜應急救助準備工作。

2014年7月17日下午13時,中央氣象臺改發(fā)臺風紅色預警信號。下午18時,中國氣象局提升重大氣象災害(臺風)三級為二級應急響應命令。

2014年7月18日上午8時,中國氣象局提升重大氣象災害(臺風)二級為一級應急響應命令。

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于2014年7月16日14時啟動防汛防臺風二級應急響應。

中國國家海洋預報臺于2014年7月17日正午將海浪預警級別提升為紅色,這是中國大陸2014年發(fā)布的首個海浪紅色預警。

7月20日上午6時,中央氣象臺解除所有臺風預警信號。

海南省

海南省發(fā)布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為臺風紅色預警信號。

2014年7月16日7時30分,海南省氣象部門啟動部分單位熱帶氣旋四級應急響應,并在一天時間里將應急響應級別連升三次,于7月17日15時提升為全省氣象部門熱帶氣旋一級應急響應。

2014年7月17日中午,海南省省長蔣定之簽發(fā)臺風一級預警。

廣東省

廣東省發(fā)布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為臺風紅色預警信號。

廣東省重大氣象災害應急辦公室決定于7月16日上午8時30分啟動氣象災害(臺風)三級應急響應,于7月17日上午8點30分升級為氣象災害(臺風)二級應急響應,于7月17日下午22時30分升級為氣象災害(臺風)一級應急響應。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發(fā)布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為臺風紅色預警信號。

7月16日上午11時50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氣象臺發(fā)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

7月17日上午9時30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氣象臺發(fā)布臺風黃色預警信號。

7月18日上午6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氣象臺發(fā)布臺風紅色預警信號。

菲律賓

2014年7月13日晚23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將已進入責任范圍的“威馬遜”升格為熱帶風暴,發(fā)布第一報熱帶氣旋資訊,給予其菲律賓名Glenda(格蘭達),并發(fā)出一號風暴信號。

7月14日上午11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發(fā)出二號風暴信號。下午17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發(fā)出三號風暴信號。

7月15日下午17時,威馬遜于菲律賓阿爾拜省拉普拉普沿海登陸。

7月16日下午17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解除二號及三號風暴信號。

7月17日上午5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解除所有風暴信號。

美國

2014年7月10日,美國國家氣象局向關島、天寧島、羅塔島、塞班島以及關島周圍海域約75千米的區(qū)域發(fā)布熱帶風暴警告。隨后,關島總督愛德華·卡爾沃宣布,關島地區(qū)發(fā)布三級熱帶氣旋警告以及烈風警報。隨后,“威馬遜”被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升格為熱帶風暴,而關島地區(qū)亦將警報提升為二級。

7月11日傍晚,關島地區(qū)一號警報被發(fā)出,一切戶外活動被禁止。

7月12日清晨,關島地區(qū)取消一切警報,總督卡爾沃重新恢復關島的季節(jié)性警報。

臺風影響

中國

總體情況

截至2014年7月20日統(tǒng)計,“威馬遜”共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qū)、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65.5億元。海南因倒房、洪水沖淹等死亡9人、失蹤5人,廣西因倒房、滑坡等死亡5人。

2014年7月19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針對超強臺風“威馬遜”給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qū)群眾生活造成的影響緊急啟動國家級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qū),查看災情,幫助做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受“威馬遜”影響,預計7月17~19日,珠江流域南部沿海、海南將出現一次大雨到暴雨的降雨過程,粵西桂南沿海和海南大部過程面雨量50~100毫米、海南東部、雷州半島、桂南沿海南部局地過程點雨量可能有300~400毫米。17日至20日,廣東南部、廣西南部和西部、海南、云南南部及四川盆地西部、貴州西南部等地有暴雨,局部有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過程累計雨量有80~180毫米,海南北部和西部、廣西南部、廣東西南部沿海有250~400毫米,局部可達500毫米左右,強降雨主要集中在18日至19日。17日至20日,四川蘆山震區(qū)和汶川震區(qū)、云南西部和南部、廣西西南部、廣東南部以及海南中南部等地發(fā)生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較高,其中云南西部和南部、廣西西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區(qū)發(fā)生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高。7月20日8時至21日8時,云南大部、貴州西南部、廣西西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云南南部的局部地區(qū)有大暴雨(100~160毫米)。

“威馬遜”進入南海,并在華南沿海登陸,相關部門需及時啟動防臺風災害預案;在南海海域航行的船舶和作業(yè)人員需及時回港避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華南各地及云南需加強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fā)的山洪地質災害和城鄉(xiāng)內澇,尤其是云南、廣西西部、四川西部和貴州西部等山區(qū)要加強山洪溝、公路邊坡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jiān)測工作,嚴加防范山洪地質造成人員傷亡。

“威馬遜”是2014年首個登陸珠江流域的高強度臺風,珠江防總常務副總指揮、珠江委主任岳中明針對此次防臺工作的嚴峻形勢,對珠江防御工作進行了再部署。一是充分考慮強降雨所在地和臺風影響區(qū)的地質條件,高度關注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及時發(fā)出預警信息。二是認真做好流域水庫安全度汛工作,要加強相關區(qū)域內的水庫巡測,加強隱患排查;同時密切關注流域內病險水庫運行狀況,強化防臺工作,確保安全度汛。三是防汛、水情等值班人員要加強信息報送,加強值守,做好和前方工作組的溝通,以及信息的上傳下達。

此外,“威馬遜”對瓊粵桂三省區(qū)電網造成沖擊。截至2014年7月19日上午,南方電網10千伏以上線路累計跳閘1342條次,累計損失負荷139.74萬千瓦。19日,南方電網已派出近萬人投入一線搶修。

截至7月23日9時統(tǒng)計,受“威馬遜”及其殘留云系影響,廣東、廣西、海南、云南遭受的臺風災害已造成154個縣(市、區(qū))1107.3萬人受災,56人死亡,20人失蹤,86.2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6.1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4萬間房屋倒塌,23.2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13.9千公頃,其中絕收258.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84.8億元。

據中國氣象局事后向臺風委員會提交的報告,“威馬遜”共造成至少88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443.3億元。

由于防臺減災工作有序進展,轉移工作順利進行,“威馬遜”并沒有造成過多的人員傷亡,被認為是防臺史上的奇跡。經過和“威馬遜”的斗爭,氣象部門也總結出了不少經驗教訓,包括加強氣象監(jiān)測、做好海洋精細化預報、完善臺風預警機制和做好災害預報等。

海南省

截至2014年7月19日,海南文昌、海口、瓊海、澄邁、定安等地基礎設施損毀嚴重,農作物大量受損。18.2萬人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5100余間房屋倒塌或嚴重損壞。全省18日平均降水264毫米,其中昌江、??诮涤炅烤^500毫米,全省水庫庫容增加3.18億立方米,241個水庫泄洪,未出現水庫垮壩。

據海南省民政廳初步統(tǒng)計,全省3個地市20個縣(市、區(qū))全部受災,131.1萬人受災,5人死亡,4人失蹤。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海南文昌因超強臺風“威馬遜”造成8人死亡,99人受傷。

“威馬遜”在海南省文昌翁田鎮(zhèn)沿海登陸后,給海南省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據海南省政府據初步統(tǒng)計,全省有216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受災,受災人口325.8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08.28億元。另據各地各有關單位陸續(xù)上報海南省政府的情況,全省因災死亡或失蹤24人。據了解,截止7月20日21時,據各地各有關單位陸續(xù)上報海南省政府的情況,“威馬遜”已造成海南省24人死亡或失蹤,受傷、受困人員眾多。其中,??谑兴劳?人,文昌市死亡7人、失蹤1人,昌江自治縣因公殉職2人,五指山市失蹤2人,白沙自治縣死亡2人、失蹤2人。此外,據海南省衛(wèi)生廳應急辦報告,全省因風災就醫(yī)人數為4396人次,輕傷939人,重傷73人。

7月13日早晨5時,當“威馬遜”遠在菲律賓馬尼拉以東大約2080千米的洋面上時,海南省氣象臺就向公眾發(fā)布了臺風消息,并于當天向省四套班子和相關部門60位領導報送了第一份決策氣象服務材料。13日12時20分起,省氣象部門通過電視、網絡、報刊、廣播、大屏幕、短信、報紙、電臺等平臺,向全省各市縣全網發(fā)送臺風一級預警信息。同時,省氣象部門還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視頻等新媒體,多種渠道廣泛發(fā)布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分別與海南電視臺新聞頻道、海南新聞廣播合作直播“威馬遜”登陸前后的有關情況,提醒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提前做好防范。

據統(tǒng)計,“威馬遜”影響海南前和影響期間,省氣象部門向省四套班子和相關部門領導報送決策服務材料9期(次)、540份;通過預警決策短信平臺向政府及各部門決策人員發(fā)送預警短信97.1萬人次,向氣象信息員發(fā)送預警短信4.28萬人次;15日起通過北斗衛(wèi)星系統(tǒng)向海南6000多艘漁船發(fā)送“威馬遜”消息8次;對全省112萬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全網發(fā)送預報預警信息2次,向中國移動500萬用戶、中國電信6萬用戶和中國聯通115萬用戶發(fā)送預報預警信息1次;向全省執(zhí)業(yè)導游,司機和旅行社等相關責任人發(fā)送“威馬遜”信息7次;為粵海鐵路公司、海峽控股公司等海峽營運公司提供影響通航氣象服務信息通報44次;增加“威馬遜”信息專業(yè)用戶傳真248份;向中石油海南分公司發(fā)送“威馬遜”短信140條。

據海南省民政廳報告,??凇⑷齺?市8個區(qū)和16個省直轄縣320萬人受災,19人死亡,5人失蹤,38.12萬人緊急轉移安置(包括從海上回港避險人員20.92萬人),2.5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2.3萬間房屋倒塌,1.6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63千公頃,其中絕收105.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09億元。

廣東省

廣東省11.19萬人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近2萬間房屋倒塌或受損。農作物受災面積79.62千公頃,其中絕收3.8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48億元。雷州半島香蕉、甘蔗等農作物大面積被毀,農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

據廣東省民政廳初步統(tǒng)計,陽江、茂名、湛江3市15個縣(市、區(qū))106萬人受災,9.9萬人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1400余間房屋倒塌,1.5萬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12.3億元。

廣東省減災委于19日13時啟動三級救災應急響應。廣東省民政廳已緊急向湛江市調撥帳篷1000頂、折疊床2000張、毛巾被2000張、棉被1000張、衣服2000套。

廣東軍區(qū)出動現役部隊338人,民兵預備役1112人,各類車輛40余臺支援地方搶險救災;加固堤壩400余立方米,疏通道路60余千米,排除險情一處。湛江、茂名、陽江、江門支隊和總隊特勤大隊提前集結了632人、82輛消防車、41艘沖鋒舟(艇)以應對各類突發(fā)險情

災情發(fā)生后,廣東民政部門已發(fā)放救災物資,確保受災民眾基本生活,共發(fā)放災害救助資金10萬元,衣服768套,以及其它折價1.1萬元的救災物資。

據廣東省民政廳2014年7月23日報告,云浮、陽江、茂名等4市24個縣(市、區(qū))263.3萬人受災,15.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4.2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7800余間房屋倒塌,5.9萬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26.4千公頃,其中絕收109.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0.2億元。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緊急轉移安置20.91萬人,12.57萬人需要緊急生活救助;還有426.87千公頃農作物受災,其中成災 120.73千公頃,絕收13.81千公頃;倒塌農房822戶1577間,嚴重損壞農房872戶1356間,一般損壞農房23809戶43822間;直接經濟損失16.25億元,其中農業(yè)損失12.91億元,家庭財產損失5851.75萬元。

廣西數十條普通公路部分路段斷通,高速公路沿線設施受到較大破壞,北海、欽州、防城等地數百條客運班線停運,交通部門正全力救災搶通。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民政廳初步統(tǒng)計,北海、防城港、欽州等5市15個縣(市、區(qū))150.3萬人受災,3人死亡,18.6萬人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500余間房屋倒塌,近1800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4億元。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民政廳2014年7月23日報告,北海、防城港、欽州等11市57個縣(市、區(qū))428萬人受災,9人死亡,31.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19.3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8100余間房屋倒塌,13.9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465.1千公頃,其中絕收3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5.3億元。

2014年7月24日,受“威馬遜”帶來的強降雨影響,左江、郁江全線漲水,導致南寧母親河邕江水位猛漲,南寧城區(qū)出現罕見洪澇情況,沿河兩岸的綠化帶和城市民生廣場部分被淹。

云南省

受“威馬遜”殘余雨帶影響,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于7月21日持續(xù)降水,省內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芒海鎮(zhèn)一條村有山泥傾瀉,造成10人死亡,7人受傷,仍有10人失蹤。災區(qū)仍然持續(xù)降水,交通和電力中斷。相關部門調派過千人趕去災區(qū)救援,但路上多處塌方,要出動挖掘機開路。

據云南省民政廳報告,德宏、玉溪、紅河等9市(自治州)49個縣(市、區(qū))96萬人受災,28人死亡,15人失蹤,6600余人緊急轉移安置,900余人需緊急生活救助;近1400間房屋倒塌,1.8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59.4千公頃,其中絕收7.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0.3億元。

菲律賓

2014年7月15日至16日,“威馬遜”以高強度共三次登陸菲律賓呂宋島南部。

據菲官方7月16日數據,自登陸以來,臺風“威馬遜”已在菲律賓造成10人死亡。另外,在15日臺風登陸的時候,已經有3位漁民失蹤。多個省份供電中斷,至少2省已宣布進入災難狀態(tài)。而在受臺風影響失去了電力和電話聯系的地區(qū),損失尚未被估計。

“威馬遜”擦過首都馬尼拉,因此該地區(qū)并未承受臺風最嚴重的襲擊,但185千米/時的風速仍然刮倒電線桿、扯倒樹木、掀下屋頂。政府機關和學校也都受臺風影響關閉。菲律賓全國范圍內,超過37萬民眾逃離他們的家園,躲避在疏散中心,大部分都在東部臺風率先襲擊的阿爾拜省。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15日晚間通告稱,“威馬遜”臺風是2014年最強風暴,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到每小時250千米,巨大風力將樹木連根拔起,摧毀附近房屋和汽車,并導致大面積電力中斷。

菲律賓國家紅十字會主席理查德·戈登表示,首都內的損失非常小,暫時沒有收到洪水的警報。這次臺風降水很少,但是風勢非常強勁。

馬尼拉國際機場宣布,“威馬遜”帶來的惡劣天氣,已導致200多個國內外航班停飛。

據菲官方7月18日早間公布的數據顯示,“威馬遜”侵襲菲律賓造成的死亡人數上升至54人,約百人受傷,受災人數近90萬。

《菲律賓星報》7月18日報道稱,“威馬遜”波及大馬尼拉地區(qū)以及呂宋島的多個省份,近90萬人受災。

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18日晚間宣布,臺風“威馬遜”已造成64人死亡。遇難者中,有45人是首都大馬尼拉地區(qū)及其附近5個省份的居民,其余遇難者分布在中呂宋地區(qū)、菲中西部等地區(qū)。此外,臺風還造成103人受傷。

根據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18日公布的數據,受到臺風“威馬遜”影響的總人口達到88.2萬。據菲減災委員會初步估計,這次臺風造成的農業(yè)損失達到6.68億比索(約合1536萬美元),基礎設施損失為4550萬比索(約合105萬美元)。

“威馬遜”成為菲律賓在2014年雨季經歷的首個強臺風,也是在2013年臺風“海燕”過后菲律賓經歷的最強臺風,其于15日傍晚在呂宋島登陸,菲律賓東部和首都馬尼拉地區(qū)遭遇了狂風暴雨,很多地區(qū)斷電或者被水淹;到17日,災區(qū)仍有多地停電,近53萬人仍住在避難所。

《菲律賓星報》報道稱,因此次臺風襲擊而受傷的人數已達百人以上,其中奎松省受傷人數多達75人。此外,共有16萬戶近90萬人受災,大多數受災人員被迫撤離居所。

據菲官方府20日數據統(tǒng)計,截至20日,“威馬遜”致死人數已經上升至94人,另有6人失蹤。新一場風暴“麥德姆”已經形成,給剛剛遭臺風肆虐的地區(qū)帶來又一輪降雨。

菲律賓國家減災機構一名發(fā)言人說,墜落的建筑物殘骸和倒地的樹木是致死主要原因,一些人開船出海后遭遇臺風失蹤。

馬尼拉電力公司說,臺風16日襲擊菲律賓以來,首都馬尼拉超過40萬戶民居依然斷電,電力公司正加緊搶修。

據事后統(tǒng)計,“威馬遜”共導致菲律賓至少106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達386億比索。

越南

越南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從7月16日下午8時開始發(fā)報,首報風速每小時139公里。直至7月18日下午5時,風速達每小時176公里登陸海南,之后進入北部灣并減弱。7月19日上午8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風速每小時111公里。下午5時減弱為熱帶風暴,風速每小時64公里,并掠過中國廣西與越南諒山省邊界附近。下午7時發(fā)出最后的熱帶氣旋報文,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指威馬遜已減弱為熱帶低壓,并進入越南高平省,部分地區(qū)測得8-9級烈風程度陣風。然而其后仍持續(xù)發(fā)報與其殘余低壓區(qū)相關之大雨及洪水警告。越南當局透露,由于臺風“威馬遜”引發(fā)的極端天氣影響,越南多地發(fā)生山洪、泥石流和雷擊。

據越南中央防風防汛指導委員會2014年7月21日數據統(tǒng)計,臺風“威馬遜”已造成4人死亡,2人失蹤。受臺風影響,越南北方各條河流水位持續(xù)高漲,許多房屋被淹或受損,部分農作物被淹。截至7月22日統(tǒng)計的死亡人數增加至27人。

越南全國洪水和風暴控制委員會說:“大雨淹沒了7200座房屋和4200公頃農田,國家北部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qū)。造成的損失估計達到約600萬美元?!?/p>

據越南中央預防自然災害指導委員會事后統(tǒng)計,“威馬遜”導致越南至少31人死亡。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CN107575 】編輯上傳提供,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 版權聲明 反饋 我要認領
最新評論
相關知識文章
史上十大傷亡最慘重的地震 世界著名大地震排行 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
在人類的發(fā)展史上曾經經歷過很多次恐怖的大地震,這些大地震破壞巨大,給人類造成巨大損失,也使得無數的生命罹難。下面maigoo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世界十大傷亡最慘重地震,它們是:華縣地震、洪洞地震、海地地震、海原大地震、唐山大地震、阿勒頗大地震、印度洋大地震、達姆甘地震、關東大地震、墨西拿地震。
世界歷史上十大核災難 最嚴重的核事故 每一幕都觸目驚心
核災難,即核能在提供能源的同時,核電站事故、放射物質泄漏等災難性事故的發(fā)生造成的危害甚至災難。本文將盤點全球十大核災難,有切爾諾貝利事故、福島核事故、三里島核事故、戈亞尼亞核事故、東海村核事故等。其中,切爾諾貝利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以下是詳細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洪水災害排行榜 世界歷史上十大最嚴重的洪水 1931年的洪水最可怕
洪水是大自然最可怕的自然災害之一,歷史上最嚴重的洪水已經使數百萬人陷入厄運之中。那么歷史上最嚴重的洪水災害有哪些呢?本篇文章為你盤點世界歷史上十大最嚴重的洪水災害,分別是1931年長江洪水、1887年黃河洪水、1938年黃河洪水、1911年長江洪水、1935年長江洪水、圣費利克斯的洪水、越南洪水、圣盧西亞的洪水、1949年東危地馬拉洪水等。
世界十大生態(tài)災難 人類造成的生態(tài)災難 最嚴重的災難
颶風、地震等天災不是人類可以控制的,但是地球上一些致命災害卻是人類一手造成的人禍。人類大量消耗地球資源,由此造成的長期影響威脅著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自身。本文將盤點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十大生態(tài)災難,有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案、切爾諾貝利事故、萊茵河污染事件、英國海域石油污染事件、“??松ね郀柕掀潯碧栍洼喡┯褪鹿实?。以下是詳細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十大毀滅性的自然災害 最嚴重的自然災害盤點 感受大自然的恐怖
大自然有著非常強大的力量,地震、海嘯、洪水、火山甚至可以瞬間消滅一個文明。本文將為各位盤點世界十大毀滅性自然災害,有1931年長江水災、1887年黃河大水災、華縣地震、博拉旋風、加爾各答氣旋、印度洋海嘯等。以下是詳細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人類史上十次驚世災難 死傷人數最多的一次災難是什么
災難是指自然的或人為的嚴重損害帶來對生命的重大傷害。而在人類漫長的人類發(fā)展歷史上,各類的天災人禍是無法避免的歷程。本文將盤點人類史上十次驚世災難,有蒙古帝國遠征、查士丁尼瘟疫、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黑死病等。以下是詳細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十大安全事故 史上最慘烈的安全事故盤點 這些事故傷亡慘重
生命安全是對自己,對社會和家庭的負責,然而近些年來,各類安全事故相繼頻發(fā),損失重大,本文盤點了十大世界最慘重的事故,總結了一份世界事故排名榜,其中有切爾諾貝利事故、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事故、哈利法克斯大爆炸、印度比哈爾鐵軌事故、本溪湖煤礦爆炸、泰坦尼克號等世界安全事故,下面來看下!
地球上十大最具破壞力的天災 可怕的自然災害
天災,指自然災害。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fā)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當這種變異現象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本文將盤點地球上十大最具破壞力的天災,有旱災、洪水、地震、海嘯、火山噴發(fā)等。以下是詳細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全球十大遇難人數最多的空難 史上墜機事故排行 世界重大航空災難盤點
飛機作為目前世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雖然說飛機相比較汽車安全系數要好,可并不代表飛機就是絕對安全的。你知道世界重大空難事件有哪些嗎?世界最嚴重的空難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世界十大空難,有9.11劫機事件、特內里費空難、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新德里撞機事件、土耳其航空981號班機空難、印度航空182號班機空難等。以下是詳細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盤點世界歷史中最大的十次海嘯 歷史上重大的海嘯有哪些
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十次海嘯,有乾隆大海嘯、錫拉島海嘯、印尼海嘯、三陸海嘯、里斯本海嘯等。其中,乾隆大海嘯是1771年八重山地震導致了琉球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海嘯之一,超過80米高的海嘯襲擊琉球列島,是琉球史和日本史上記錄過最高的海嘯。以下是詳細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十大最可怕的雪災 全球最嚴重的雪災事件 史上重大雪災盤點
暴風雪、雪崩等雪災是非常可怕的自然災害現象,世界歷史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雪災,可謂比比皆是。那么全球最嚴重的雪災事件是哪個?史上重大雪災有哪些?下面,maigoo小編為大家盤點世界十大最可怕的雪災,包括1816年無夏之年、秘魯大雪崩、1916年白色星期五、2008年中國南方雪災、1972年伊朗暴風雪等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史上十大最強臺風排名 世界上最恐怖的臺風 世界超級臺風盤點
臺風是無法避免的自然災害,全球多個國家都曾受到臺風的影響,損失巨大。本文中,買購小編為大家盤點了世界十大超級臺風,名單中包括1979年泰培臺風、2014年威馬遜臺風、1959年瓊安臺風,以及1956年溫黛臺風、1959年薇拉臺風、2013年海燕臺風等。其中部分臺風在一個時期內被譽為世界上強度最強的臺風。
登陸中國最強的十大臺風 中國歷史最大臺風 中國超級臺風盤點
中央氣象臺公開資料顯示,從1949年到2019年,已有498個臺風登陸中國,登陸地點主要為東南沿海地區(qū)。下面,CNPP小編就帶大家看看中國最強臺風排名情況,了解下登陸中國最大的十個臺風是哪些。例如2014年發(fā)生的威馬遜Rammasun臺風,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強臺風,致使數百萬人受災,經濟損失達265.5億左右。
云南歷史十大地震 云南歷年大地震 云南最大的地震
云南屬于地震多發(fā)省份,是中國乃至全球地震最多的地區(qū)之一。你知道云南歷史上有哪些大地震嗎?本文MAIGOO網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云南歷史十大地震,有1500年云南宜良地震、1515年云南永勝地震、1588年云南建水曲溪地震、1652年云南彌渡南地震、1733年云南紫牛坡地震、1799年云南寶秀地震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河南史上十大強震 河南最嚴重的地震 河南歷次大地震盤點
河南省境內地質構造復雜,分布著太行山前斷裂帶、聊蘭斷裂帶、華北斷塊南緣斷裂帶等一系列活動構造帶,是地震災害較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河南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多次強震活動,其中5級以上地震30次、6級以上地震7次。那么河南歷史大地震有哪些?河南最嚴重的地震是哪次?下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河南歷史十大地震,有1556年華州大地震、1820年河南許昌地震、1502年河南濮城地震、1587年河南修武東地震、1524年河南許昌張潘店地震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世界十大火災事故 歷史上世界最大火災盤點 全球最嚴重火災有哪些
火災是世界上最高發(fā)的災難之一,對環(huán)境及人類容易帶來難以修復,甚至是無法修復的破壞,本文盤點了十起世界著名火災事故,其中包括明歷大火、羅馬大火、芝加哥大火、倫敦大火、哥本哈根大火、天明大火、威斯康星火龍卷、圖爾庫大火、第二次紐約大火、1872年波士頓大火等,都堪稱史上最嚴重的火災事件,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中國十大慘重鐵路事故 中國重大火車事故排名 中國特大列車事故盤點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鐵路運行運載量大,路程一般較遠,行車時的安全尤為重要。下文中maiGoo編輯將帶領大家了解下中國鐵路重大事故有哪些,例如1981年7月發(fā)生的成昆線442次列車墜橋事故、2011年發(fā)生的甬溫線重大事故等,都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下面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慘重鐵路事故盤點名單。
中國歷史上十大洪災 國內最嚴重的洪水災害 中國特大洪水盤點
洪災是最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一,中國自古以來就多發(fā)洪災。那么,你了解中國特大洪水災害有哪些嗎,知道中國最嚴重的洪水災害發(fā)生在哪一年嗎?本文中,買購小編帶來了一份中國歷史十大水災事件名單,其中包括1931年長江水災、1887年黃河洪災、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洪災、1911年長江洪水等。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中國十大最慘烈的車禍 國內重大車禍排名 轟動全國的車禍盤點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遵守交通規(guī)則,文明禮貌,安全出行。本文中Maigoo小編將帶大家了解下中國最慘烈的車禍有哪些,例如2014年的滬昆高速邵懷段交通事故、2008年的巴中特大交通事故、2019年的長深高速無錫段車禍、2001年的貴州特大交通事故等,都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生命損失。下面一起來看看中國重大車禍事故盤點。
中國十大最嚴重的墜機事件 中國十大空難排名 中國民航重大空難事故盤點
空難帶來的后果是令人痛心的,每一次事故都在警醒著我們,要嚴格把控安全關!下面一起來看看中國民航十大空難事件。我們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中國航空安全管理的標準并不低,在2022年3月21日東航MU5735航班事故發(fā)生之前,中國民航的安全飛行記錄已達一億小時,這是世界民航歷史上最好的持續(xù)安全飛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