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是什么意思
所謂低欲望社會的概念是,無論物價如何變化,消費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年輕的購房者人數逐年下降,大部分年輕人對于買車、買房幾乎沒有興趣,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從簡。不婚、不生、不買房,是日本年輕人普遍的狀態(tài)。追究原因,其實就是一個字“窮”。其實,低欲望并不是沒有欲望,而是更傾向于尋找一種簡單的替代品滿足欲望,“不爭不顯不露”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年輕人無欲無求怎么辦
1、放松,不要太逼迫自己
關于低欲望生活,主動過和被動過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主動選擇低欲的人,往往更喜歡極簡生活,而另外一群人,更多是因為“郁郁不得志”。生活確實不容易,不是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和運氣。你可以做努力登頂的人,也可以做在路邊鼓掌的人。很累的時候要學會放松,不要活得太壓抑,也不要太逼迫自己。只有先對生活恢復熱誠,你的欲望與動力才會慢慢回歸。
2、培養(yǎng)興趣,為自己找一些開心的理由
成年人比起孩子,理性大于感性,實用重于熱愛。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年輕人活得越來越不開心,沒有興趣愛好,他們只是活著而已。培養(yǎng)興趣愛好并不難,你可以做讓你感到快樂的事情,可以做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對你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但只要是能讓你開心的,都值得去做。
3、堅持學習,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我們實在不知道該做什么的時候,學習就是最值得做的事情。在校園里,因為我們一直學習,所以日子過得很充實。離開學校后,停止了學習,被忙碌的工作填滿了時間,人就很容易失去方向。保持學習,保持進步,是我們保持清醒的方法。最簡單的就是多讀書、讀好書。那些思維敏捷、對世界認知清楚的人,必然有大量的知識儲備。
4、折騰,給自己不斷定目標
成年人就該多折騰,年輕時不要知足常樂,老了后才不會后悔一輩子白過。如果你暫時滿足現在的工作,那就在這份工作上折騰,給自己設定一個個由低到高的目標,然后不斷檢查目標的進度。不要把目標定得太高太遠,階段性目標,會讓你一點點收獲成就感,一直堅持下去。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多跟朋友出去轉轉,看看別人的生活是怎么樣的。
5、自律,讓你過上你想要的生活
當一個人放縱自己,習慣各種享樂,他的生活會變得越來越不健康,精神也會變得萎靡。你對生活不認真,生活也不會對你笑臉相迎。日子隨便過和認真過的結果完全不同,當你利用好一分一秒,做好每一件事情,人生自然會變得有意義。
低欲望說法出自哪里
“低欲望社會”一詞最早出現在日本學者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欲望社會》一書中,這個社會的基本特點是不婚、不育、不買房,佛系、喪……不婚不育中國也已經不遑多讓,不買房現在也已出現苗頭,躺平、摸魚更是大行其道,總之是掙錢的欲望低,消費的欲望也低。
低欲望和躺平的區(qū)別
“低欲望”是日本的說法,“躺平”是中國的說法。不過都指向年輕人越來越無欲無求,從而導致社會發(fā)展速度滯緩。至于國內的躺平,出現的過程跟日本是不一樣的,日本是由于經濟危機以及大地震的打擊,給人打怕了。而國內雖然也經歷了經濟危機,但是我們止住了,經濟危機并沒有影響那么深。影響最大的是由于房價漲的太厲害了,另外網上又經常會傳出天價彩禮、努力無用論、上學比不上當網紅、科學家比不上流量明星、養(yǎng)孩子成本非常高等等一系列負面報道,于是導致人們都開始害怕,畢竟自己活下去都困難,還怎么養(yǎng)別人呢。因此,可以說日本的低欲望社會主要是是由于災難引起的,而中國的躺平則是社會發(fā)展過程,輿論的錯誤引導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