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訓練器的功能及用法介紹
一、綜合訓練器各個功能名稱
綜合訓練器的功能名稱因設計和品牌差異而有所不同,但通常涵蓋以下復合模塊及具體功能:
1、復合訓練模塊
史密斯機:提供固定軌道的杠鈴訓練,支持深蹲、臥推、硬拉等黃金三大項。部分高端型號如3D史密斯機可實現(xiàn)前后移動,優(yōu)化運動軌跡。
小飛鳥訓練器:采用滑輪和繩索系統(tǒng),支持多角度拉力訓練,如高位下拉、坐姿劃船、蝴蝶夾胸等,主要鍛煉肩背、手臂和胸肌。
龍門架:包含雙滑輪區(qū)和可調纜繩,可進行高拉(前/后)、低拉、側拉等動作,適合全身小肌群雕刻。
2、上肢訓練功能
坐姿推胸:鍛煉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部分器械結合蝴蝶夾胸功能,強化胸肌內側。
高位下拉:針對背闊肌和斜方肌中下束,分頸前下拉(側重背闊肌)和頸后下拉(側重斜方?。?。
坐姿劃船:鍛煉背部肌肉群,包括背闊肌、菱形肌和斜方肌中下束。
二頭肌訓練:通過固定軌跡或自由繩索實現(xiàn)彎舉動作,強化肱二頭肌。
三頭肌訓練:采用繩索下壓或臂屈伸設計,鍛煉肱三頭肌。
3、下肢訓練功能
坐姿蹬腿:針對股四頭肌、臀大肌和腘繩肌,部分器械支持角度調節(jié)以優(yōu)化發(fā)力感。
腿屈伸:孤立訓練股四頭肌,提升腿部前側力量。
腿彎舉:鍛煉腘繩肌和臀部,分俯臥式和坐姿式兩種。
倒蹬訓練:強化臀部和大腿后側,部分高端器械提供多檔位調節(jié)。
4、核心與全身訓練功能
仰臥起坐板:結合固定裝置進行卷腹或抬腿,鍛煉腹直肌和腹斜肌。
雙杠臂屈伸:鍛煉胸肌、三角肌和肱三頭肌,部分器械支持提臀抬腿以強化核心。
引體向上桿:鍛煉背闊肌、肱二頭肌和核心肌群,可調節(jié)握距以適應不同訓練目標。
自由杠鈴訓練區(qū):支持深蹲、硬拉等自由重量訓練,部分器械配備間歇臺以增強穩(wěn)定性。
5、其他功能模塊
彈力繩訓練區(qū):提供多檔位彈力繩,用于動態(tài)拉伸或抗阻訓練,提升靈活性和爆發(fā)力。
坐姿側踢/后踢:鍛煉臀部外展肌和大腿內側肌群,增強下肢協(xié)調性。
多功能訓練帶:配合腳踝或腰部綁帶,實現(xiàn)腿部側向伸展、轉體等動作,強化核心和臀腿
二、綜合訓練器的使用方法(部分)
1、坐姿推胸:主要鍛煉胸部肌肉。雙腿分開坐在凳子上,背部緊貼靠背,雙手握住健身器械把手,肩部下沉,腹部收緊,發(fā)力將健身器械向前推。注意不要突然發(fā)力,用力過猛。
2、器械開肘坐姿劃船:主要鍛煉整個背部肌群以及肩袖肌群。把把手調到后面面對椅背坐下,雙手抓住健身器械把手,挺胸直背收腹沉肩,收縮背部帶動手臂緩慢向背后拉,背部充分收縮后再緩慢還原。
3、坐姿臂彎舉:主要鍛煉肱二頭肌。正坐在椅子上,身體前傾,雙臂搭在斜板上,雙手抓住直杠,將直杠向肩膀彎曲收縮再還原至手肘略微彎曲。注意不要聳肩,保持身體穩(wěn)定。
4、高位下拉:主要鍛煉背部肌肉以及肱二頭肌。面對凳子坐下,雙手抓住上面的橫杠,手臂下拉橫杠并收縮肩胛骨,下拉到胸前的位置稍微停留再慢慢還原。注意不要聳肩。
5、繩索下拉卷腹:主要鍛煉腹肌和前鋸肌。正坐在凳子上,雙手拉附帶兩端固定在肩膀上,身體向前做卷腹。注意穩(wěn)定骨盆以及髖關節(jié)。
6、繩索耳后劃船:主要鍛煉上背和中背。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或者前后弓步站立,雙手緊握把手,抬頭挺胸直背收腹沉肩,用背部發(fā)力帶動手臂向胸前或耳后拉,控制力度讓繩索勻速回復到起始位置。注意不要聳肩。
7、繩索后踢腿:主要鍛煉臀部肌群。一條腿固定繩索,膝蓋微微彎舉,收緊腹部和臀大肌,向后畫弧線后踢腿;在頂部稍作停留,收縮臀大肌,再緩慢回復到起始位置,回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臀部的收縮感。兩腿交替訓練。
8、雙杠卷腹:強化下腹部人魚線。用手肘和前臂支撐在架上,用腹部的力量盡量抬高雙腿,使背部微微彎曲,當腹肌極限收縮時保持1-2秒再緩慢還原。直腿和屈腿皆可。
9、雙杠臂屈伸:主要鍛煉肱三頭肌。雙手閉握支撐在雙杠上,挺胸直背收腹沉肩,身體略微前傾,屈膝雙腳交疊在踝關節(jié)處,小臂直立,大臂緩慢向下至與地面平行,停留1-2秒效果更加,再緩慢還原至起始位置。注意身體不要晃動,保持平衡。
10、坐姿開肘劃船:主要鍛煉下背部和肩袖肌群。坐在墊子上,雙腳頂住踏板,雙手緊握繩索,挺胸直背收腹沉肩,收縮背部帶動手臂緩慢向背后拉,背部充分收縮后再緩慢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