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園桌椅消毒方法步驟(日常預防性消毒)
1、消毒前準備工作
工具與試劑:含氯消毒劑、消毒濕巾、軟布 / 海綿、水桶、手套、量杯。
安全提示:避開幼兒活動時段操作,消毒后需通風 30 分鐘以上,避免消毒劑殘留刺激呼吸道。
2、表面清潔
用清水浸濕軟布擦拭桌面、椅面、桌腿、椅背等部位,去除食物殘渣、污漬或粉塵(若有頑固污漬,可先用中性洗滌劑清洗)。
3、消毒劑配制
按 1:100 比例稀釋含氯消毒液(如 5ml 84 消毒液 + 500ml 水),或直接使用消毒濕巾(需含 75% 酒精或季銨鹽成分)。
4、均勻擦拭消毒
用消毒布巾全面擦拭桌椅表面,重點擦拭桌面邊緣、椅背扶手、椅腿連接處、抽屜拉手等高頻接觸部位,確保無遺漏。
擦拭順序:從高到低(先桌面后桌腿)、從左到右,避免來回污染。
5、作用時間與干燥
保持消毒液在表面停留 10-15 分鐘,充分滅活細菌病毒,隨后用清水抹布二次擦拭去除殘留。
自然晾干或用干凈干布擦干,避免潮濕滋生霉菌。
二、特殊場景強化消毒(傳染病高發(fā)期 / 污染后)
1、嘔吐物污染
消毒重點:嘔吐物接觸區(qū)域及周邊 50cm 范圍。
操作:①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紙巾)覆蓋嘔吐物,噴灑 1000mg/L 含氯消毒液靜置 30 分鐘;②清除污染物后,桌椅表面重復 “消毒 - 清水擦拭” 2 次。
2、手足口病流行期
消毒重點:桌椅縫隙、圓角凹槽等隱蔽部位。
操作:①使用高壓水槍(低壓力)沖洗縫隙,配合牙刷蘸取消毒液刷洗;②可選用紫外線消毒燈(距離 1 米,照射 30 分鐘)輔助消毒。
3、餐飲區(qū)桌椅
消毒重點:桌面邊緣、椅面凹槽(易殘留食物)。
操作:①消毒前用熱水(60℃以上)沖洗桌面;②每周用蒸汽消毒機(溫度≥100℃)熏蒸 10 分鐘,殺滅幽門螺桿菌等耐熱菌。
三、不同材質桌椅消毒注意事項
1、實木 / 多層板
適用消毒方式:含氯消毒液擦拭 + 清水擦干。
禁用操作:避免長時間浸泡,以防木材膨脹開裂。
2、塑料 / ABS 材質
適用消毒方式:消毒液擦拭或浸泡(10 分鐘內)。
禁用操作:禁用酒精擦拭(可能導致塑料老化發(fā)白)。
3、皮革 / 布藝椅面
適用消毒方式:消毒濕巾擦拭 + 紫外線照射。
禁用操作:禁止用水沖洗,以防霉變或褪色。
4、金屬框架
適用消毒方式:消毒液擦拭后涂抹防銹油。
禁用操作:避免使用鋼絲球擦洗,破壞防銹涂層。
五、消毒記錄與效果監(jiān)測
1、建立臺賬
記錄消毒日期、時間、區(qū)域、試劑名稱及濃度,責任人簽字,便于追溯。
2、效果驗證
每月用 ATP 熒光檢測儀抽查桌椅表面,菌落總數(shù)應<100CFU/cm2(國家標準)。
3、員工培訓
每季度開展消毒操作考核,重點強化“作用時間不足”“遺漏縫隙”等常見失誤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