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光粒度儀測什么的
1. 粒徑大小
測量顆粒的直徑或等效粒徑(如體積當量直徑、投影面積直徑等),范圍通常從納米級(0.1μm以下)到毫米級(1-2000μm),具體取決于儀器型號。
2. 粒徑分布
以圖表形式展示不同粒徑區(qū)間的顆粒占比,可清晰判斷顆粒是否均勻,是否存在大顆?;蚣氼w粒團聚等情況。

二、激光粒度分析儀工作原理
1. 激光發(fā)射
儀器內置的單色激光器(通常為紅色或藍色)會發(fā)射出一束強度穩(wěn)定、波長單一的激光。這束激光是測量的 “基準信號”,其穩(wěn)定性直接影響測量精度。
2. 樣品分散
待測的粉體或液體樣品會被送入樣品池,并通過分散系統(tǒng)(如超聲震蕩、攪拌)處理。
目的是打破顆粒間的團聚,讓每個顆粒都能獨立、均勻地分布在介質(如空氣、水)中,避免團聚體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3. 激光散射
當穩(wěn)定的激光束穿過樣品池時,會與池中獨立的顆粒發(fā)生作用,產生散射光。核心規(guī)律是顆粒越大,散射光的散射角越?。ü饩€越靠近原激光方向);顆粒越小,散射光的散射角越大(光線越偏離原激光方向)。
4. 信號接收與數據計算
信號接收:儀器周圍的探測器陣列會同時接收不同角度的散射光信號,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
數據計算:電信號被傳輸到計算機后,軟件會依據米氏散射理論(或瑞利散射理論,適用于極小微粒)建立數學模型,對信號進行分析和計算,最終輸出顆粒的大小分布數據(如 D10、D50、D90 等特征粒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