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伎町是東京的娛樂中心之一。電影院、電玩舞廳、酒吧等等,從深夜到黎明,人群絡繹不絕,是個標準的不夜城。歌舞伎町位于東京都繁華的新宿區(qū)中心地帶,分為一丁目和二丁目,即一條和二條。這里緊挨交通樞紐新宿車站,是飲食店、游藝設施和電影院等集中的歡樂街,新宿區(qū)政府就位于歌舞伎町一丁目內。
歌舞伎町位于新宿站東口,最接近的車站為西武新宿站。東京都營地下鐵大江戶線新宿西口站或東新宿站皆在附近。從新宿站東口向北走,越過靖國通,就是歌舞伎町的范圍。包括歌舞伎町一番街劇場通(劇場通り),櫻花通(さくら通り),西武新宿通(西武新宿通り),東通(東通り),區(qū)公所通(區(qū)役所通り)等。
歌舞伎町區(qū)內聚集許多電影院、酒吧、風俗店、夜總會、情人旅館等,被稱作“不眠之街”(眠らない街),到深夜依然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合法與非法活動混集為歌舞伎町的獨特氣氛。
歌舞伎町,為日本東京都新宿區(qū)內之町(街廓)名。飲食店、娛樂場所、電影院等之集中地,是日本少數的大型紅燈區(qū)之一。
這地區(qū)原叫作角筈(つのはず)。再加入三光町,東大久保三丁目到西大久保一丁目就是現在町域范圍。大部分地方屬于舊淀橋區(qū)地域(三光町舊四谷區(qū))。舊稱“大久?!钡牡屯轁竦氐貛?,明治以后為養(yǎng)鴨場。
隨著1893年淀橋凈水場的建設,鴨場的水池被填平。1920年東京府立第五女子學校(現東京都立富士高等學校)在這里建校。包圍學校的周圍被開發(fā)為住宅區(qū)。1945年的東京大空襲被燒成火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歌舞伎町一番街附近建設了歌舞伎的表演場地,藝能設施在這邊聚集,這個新建的町被命名為“歌舞伎町”。歌舞伎町地區(qū)作為住宅區(qū)快速地在戰(zhàn)火之后復興重建,被譽為“全首都復興的桂冠”(全首都復興の月桂冠)。當中出力最大的為在日本的僑士們,出資購買了博覽會會場不被利用的空地大加發(fā)展。當中有名者如創(chuàng)立Humax(ヒューマックス)公司的林以文,由經營酒館起家的林的成功故事被譽為神話。
現已不同于以前的住宅區(qū),為3,000間以上的酒吧、俱樂部、情人旅館等的集中地,被稱為“欲望的迷宮城市”等而備受批評。歌舞伎町也被列為世界有數的紅燈區(qū),來自中國和韓國的觀光旅客很多,白天到處都可以看到旅行團在這里參觀。
歌舞伎町有一丁目和二丁目之分。東至明治通、南接靖國通、西至西武新宿線、北至職安通之范圍內、花園通以南是為歌舞伎町一丁目、以北就是歌舞伎町二丁目。
歌舞伎町一丁目
KOMA劇場、米蘭座等電視院集中在西邊一角。東邊有新宿區(qū)役所(新宿區(qū)政府機關),穿過去有新宿黃金街(新宿ゴールデン街)。再向東有花園神社。一丁目的內街中飲食店和性風俗店、成人商店等密集地排列著。
歌舞伎町二丁目
西有東京都立大久保醫(yī)院、職業(yè)介紹所,東邊的街道情人旅館林立。區(qū)役所街那邊則開有俱樂部、夜總會等。這邊找不到性風俗店。
歌舞伎(Kabuki)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藝術,它起源于17世紀江戶初期,其始祖是日本婦孺皆知的美女阿國。歌舞伎三個字是借用漢字,原意為“傾斜”,因為表演時有一種奇異的動作。后來給它起了雅號“歌舞伎”:歌,代表音樂;舞,表示舞蹈;伎,則是表演技巧。由于歌舞伎的表演深入民間,深受百姓歡迎,日本各地的女子紛紛效仿阿國競相演出歌舞伎,一些武士為爭奪這些女子大打出手,甚至互相廝殺。1629年,德川幕府以敗壞風俗罪禁止歌舞伎演出。直到1653年,才允許只有男子演出的“野郎歌舞伎”(日本歌舞伎的原型),女性角色由男性扮演,稱為“女形”(也就是京劇中的花旦),到后來逐漸成為由男演員演出的純粹的歌舞演劇藝術。1751-1801年是歌舞伎的全盛時期。以后30年,歌舞伎又完成了人物性格表演上的典型化、個性化和藝術化,表演程序也被固定下來。歌舞伎演員為世襲制。演員父子,代代相繼。當時以江戶、大阪、京都三市為中心,歌舞伎成了市民喜愛觀賞的表演藝術。到19世紀,日本這門傳統藝術成為一種越來越古典的戲劇。但是,如今的歌舞伎像中國的京劇一樣也面臨著如何發(fā)展的問題——理解和觀賞歌舞伎的年輕觀眾越來越少。因此,日本文化藝術界也提出了歌舞伎改革的問題。歌舞伎的名角市川猿之助就成立了“21世紀歌舞伎組”,培養(yǎng)年輕演員。在演出內容上,也出現了很多新的動向?,F代歌舞伎對女形的要求不僅是外貌上的‘美’,其內心世界的‘美’也有很高的要求。
治安
進入2000年代之后區(qū)內之安全條例的制定、巡邏的強化、取締等也比之前嚴厲。于2002年2月新設置50臺防止犯罪的攝影機而引來話題。而實際上也達到了減少罪案的效果。2001年9月1日發(fā)生了的歌舞伎町大樓火災,死者44人,防災和人權等問題在媒體上引起了一陣議論。
歌舞伎町中,日本黑幫住吉會及其他的組織的事務所據點有約120處之多,在町內活躍的黑幫成員達1000人。(※120處~根據2004年1月19日竹花東京都副知事發(fā)言·歌舞伎町住民との懇談會)。
在歌舞伎町,由非法居留的外國人參與的組織犯罪很多,但于2003年日本入國管理局在這里設置辦事處與實行打擊之后,非法居留者已經大幅度減少了。(在這以前,根據2002年的入境管理局特別集中的資料,非法居留者中韓國、中國、泰國、俄羅斯人占了75.6%。)
2004年末對店鋪采取大規(guī)模的取締行動,很多不合法的風俗店、成人商店等被停業(yè)。又展開了以大規(guī)模重新開發(fā)與把黑社會組織放逐出歌舞伎町為目的“歌舞伎町文藝復興”(歌舞伎町ルネッサンス)計劃。
小說
《新宿鮫》-大澤在昌
《不夜城》-馳星周
《歌舞伎町導游》(歌舞伎町案內人)-李小牧著,根本直樹編集,角川書店發(fā)行(ISBN 4-04-373301-1)
《午夜中遠方的戀人》(真夜中の遠い彼方)-佐佐木譲 集英社文庫版:ISBN 4-08-749198-6
《都立水商》-室積光
《龍族Ⅲ·黑月之潮》江南著
電影Ⅲ
《新宿事件》(主演:成龍、吳彥祖、竹中直人,導演:爾冬升)
《舞伎町案內人歌》(監(jiān)制:張加貝)
《不夜城》(監(jiān)制:リー?チーガイ)
《新宿驛,東口以東》(導演:楊力州、朱詩倩)
《新宿天鵝》(主演:綾野剛、山田孝之、澤尻英龍華)
漫畫
《城市獵人》(集英社)
《夜王》-倉科遼原著,2006年由TBS改編為電視劇,由松岡昌宏主演(集英社)
《新宿スワン》(講談社)
《HEAT-灼熱-》(小學館)
《銀魂》(空知英秋著 集英社)
《金魂》(《銀魂》衍生作品 空知英秋著)
《新恐怖寵物店》(朝日ソノンマ 出版,原作秋乃茉莉)
《20世紀少年》(小學館 浦澤直樹),歌舞伎町教堂成為重要舞臺
音樂
《歌舞伎町的女王》(歌舞伎町の女王,椎名林檎)
電視游戲
《如龍》系列(龍が如く)-世嘉(SEGA)以歌舞伎町為原型設定的架空地點神室町
動漫
《歌舞伎町夏洛克》(吉村愛執(zhí)導、Production I.G負責制作的原創(chuàng)電視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