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山又名巫橋山,位于江西省坪市鄉(xiāng)與上猶縣紫陽鄉(xiāng)交界處,海撥930.8米,總面積12000畝,是一塊未開墾的旅游處女地,因主峰像盛開的蓮花而得名。
南唐時期,鄉(xiāng)民為避戰(zhàn)亂在深山構(gòu)筑山寨,勢力日增,人稱“蓮花寨”,后來山寨被毀,鄉(xiāng)民散居蓮花山周圍,形成今日的山里人家,如今山下的居民的周圍的池塘了依然種這荷花,遠遠望去好不壯觀啊,夏天時候微風吹過能讓人感到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的詩意。
到了那里,你可以聽到這樣一個有美麗的傳說:古時這一帶是一個大湖,水碧景雅,湖中兩朵并蒂蓮花碩
大奇異,所以人們稱之為蓮花湖。一天有兩個仙人見那里景色可愛,便駕云飛到蓮蓬上下棋。他們返回天庭時忘了棋盤,便托小白龍去取。小白龍被蓮花湖的美景迷住了,盡情游玩,忘了仙人的囑托。一日,小白龍發(fā)現(xiàn)一朵蓮花被蟲鉆了一個窟窿,便回東海請來千年修煉得道的子青蛙用舌頭把蟲子勾出來吃了,從此子青蛙和小白龍就成了蓮花忠實的保護者。后來四周的人知道湖里水產(chǎn)豐富,紛紛來湖邊扎寨捕魚。不知過了多少年,湖干了,兩朵蓮花變成了蓮花山,蓮蓬上的棋盤變成了平整的大蓮花山山頂。蟲子鉆開的窟窿變成了山腰上的石巖洞。小白龍不見了,留下了龍?zhí)叮ǖ孛?。子青蛙不見了,它張開嘴的頭變成了“大嶺”(山名),腳變成了“鈀泥嶺”(山名)。漁民也不見了,留下了他們泊船的“船寨”(村名)。
古老美麗的傳說固然撩人心扉,然而這里無數(shù)的奇洞暗巖,天然神石更是讓人感嘆造物主的垂青,使你一睹為快,留連忘返。風動石、天柱石、天門、石巖蛙、音樂泉、海龜巖、木魚石、情人洞等姿態(tài)萬千,嘆為觀止。有的如翹首遠眺的人頭;有的如靜臥海灘千年的一葉方舟;有的如豎立的大拇指,惟妙惟肖。據(jù)當?shù)厝苏f,蓮花山上的天然石洞有99處,奇景探幽,非一、二日能走出,一些巖洞隱藏于何成了神秘的迷。
在其半山腰有一個廟,廟與山合為一體,由于文革時期的破壞,顯得有些破舊,不過卻依舊很莊嚴。廟里供奉著觀世音菩薩,據(jù)說非常靈驗,只要你心誠,菩薩就會保佑你。每逢大年初一坪市的人們便會不約而同的去上山拜祭,路上行人絡(luò)繹不絕,那天應(yīng)該是一年中蓮花山最為熱鬧的一天了。
蓮花山云海茫茫,綠樹濃蔭,山泉飛瀑,深澗幽谷,奇石巖洞千姿百態(tài),各色花草、奇禽異獸共享這一世外桃源。周邊人文景觀意蘊深厚,山下有座未受污染的紅梅水庫,面積200畝,人稱蓮花湖。附近2公里,有座石質(zhì)客家古廊--永安橋,坪市墟外有座石頭建成的譚邦古城,是贛州宋城的袖珍版本,在贛南鄉(xiāng)村絕無僅有!蓮花山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探險愛好者,給蓮花山陡添了幾分神秘色彩,那繚繞云霧、裊裊仙氣、云海林濤、嶙峋怪巖、神秘山洞、飛禽走獸交織成一個神話般的夢……
外地的游客可以先乘火車到贛州,然后坐115到南康社會停車場,從社會停車場坐通達短途汽車直達坪市在從車站坐摩的上蓮花山,當然最好有同伴同往,這樣路上有個照應(yīng),當然最好就是在坪市有你認識的熟人,這樣可以解決你的所有問題。
該山的守護者正周轉(zhuǎn)于大江南北尋找投資者并且積極與政府交流,他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勾畫著蓮花山未來的美好藍圖。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蓮花山一定會成為南康最富盛名的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