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30平米房子公攤面積多少?
130平以上的公攤面積大多在30%左右。
目前國家在公攤面積上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必須控制在哪個區(qū)間范圍內。 公攤面積與住房架構設計等有關。
在有電梯的板式小高層建筑中,高層公攤面積通常在15-20%之間。
在有電梯的板式高層建筑中,高層公攤面積通常在18-25%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小高層建筑中,高層公攤面積通常在18-22%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高層建筑中,高層公攤面積通常在20-30%之間。
1、聯(lián)排、疊加別墅:1%—8%。
2、7層以下多層住宅:7%—12%。
3、7—11層住宅:10%—16%。
4、12—18層住宅:14%—20%。
5、18—33層住宅:16%—25%。
二、什么是商品房公攤面積?
公用分攤建筑面積是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公用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產權歸整棟樓購房人共有,購房人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對其享有權利,承擔責任。公攤面積的范圍包括:
1、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wèi)室,以及為整幢建筑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2、套(單元)與公共建筑空間之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三、公攤面積增加需要補交房款嗎,公攤面積增加怎么辦?
購房者簽商品房買賣合同時,購房合同上的面積一般是暫測面積,以后辦房產證依據(jù)的面積是交房時的實測面積。實測面積包括套內面積和公攤面積兩部分。由于施工精準度不夠,很多時候墻體施工的誤差會導致公攤面積增大。那么,公攤面積增加需要補交房款嗎?公攤面積增加怎么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guī)定,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筑面積或者建筑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jù)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買受人同意繼續(xù)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根據(jù)上述法律規(guī)定,如果商品房公攤面積增加了,但是增加后的總建筑面積(即套內面積加公攤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面積的誤差不超過3%的話,那么購房者不能請求解除合同,而且必須補交增加的公攤面積的款項。當然,如果購房合同有不同約定的,則按照合同執(zhí)行。
比如,購房合同約定套內面積80平米,公攤面積20平米。如果交房時,公攤面積增加到22平米,那么房屋面積的誤差則是[(80 22)-(80 20)]/(80 20)=0.02,即2%,沒有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3%,因此購房者不能解除合同,還必須補交這增加部分的公攤面積房款。
為了避免公攤面積增加時補交房款,購房者只能采取事前救濟方法,即購房者盡可能在簽訂合同時將合同具體化,比如在簽訂購買現(xiàn)房合同時要寫明建筑面積、建筑面積中含公攤面積的組成部分及具體平米數(shù)、使用面積平米數(shù);購買期房則還要注意暫測面積與實測面積的誤差問題。
聲明:以上經驗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wǎng)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wǎng)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