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李仁,中藥名。為薔薇科郁李屬植物歐李、郁李或榆葉梅、長柄扁桃的種仁。味辛、苦、甘,性平。具有潤腸通便,下氣利尿消腫的功效。主要用于腸燥便秘,水腫脹滿,腳氣浮腫等癥。
郁李仁為薔薇科郁李屬植物歐李、郁李或榆葉梅、長柄扁桃的種仁。
中藥郁李仁別名又叫做郁子、郁里仁、李仁肉等。
辛、苦、甘,平。歸脾、大腸、小腸經(jīng)。
郁李仁分布于我國東北地區(qū),主產(chǎn)于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份。
郁李仁圖片
潤腸通便是郁李仁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含有豐富的油脂成分,味辛而苦,能入大腸經(jīng)和小腸經(jīng),可以起到潤滑腸道、通便排毒的作用。
中藥郁李仁味苦而而潤,適量食用郁李仁能夠促進身體內(nèi)余水分的排出,起到利水消腫的作用。
止咳化痰也是郁李仁的重要作用之一,它能促進人體支氣管黏膜分泌,對氣管炎、咳嗽痰多等呼吸類疾病都有不錯的緩解作用。
郁李仁是具有少量毒性的,因為它含有苦杏仁苷成分,但是在正常劑量內(nèi)使用,一般不會引起毒副作用。Maigoo編輯提醒大家,一定要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使用郁李仁。
正常劑量內(nèi)使用郁李仁對人體沒有明顯的毒副作用,但大量食用郁李仁不僅會影響腸胃,導致腹痛、腹瀉等不適,還會影響我們的肝臟健康,引發(fā)某些慢性肝臟疾病。
1、孕婦慎服
一般來說妊娠后,孕婦體內(nèi)酶有一定的改變,會影響藥物的代謝過程,使藥物不易排泄,容易導致蓄積性中毒,因此買購網(wǎng)健康小編提醒孕婦,最好不要使用郁李仁。
2、不宜與鎮(zhèn)靜安眠藥物同用
郁李仁不宜與安定類鎮(zhèn)靜催眠藥及麻醉藥配伍,因其易引起呼吸中樞抑制,進而損害肝臟,影響肝功能。
中藥郁李仁的價格不便宜,一斤優(yōu)質(zhì)的郁李仁價格大概在80-100元左右。大家在挑選的時候盡量選擇表面為黃棕色,粒大飽滿,富有油性的郁李仁。
郁李仁的用量需要根據(jù)癥狀的輕重緩急來確定,郁李仁安全用量不得超過10g。
將火麻仁和郁李仁一起放入鍋中煎煮,之后去渣飲用即可。郁李仁和火麻仁同用既可增加瀉下作用,又能制其傷津耗液。
1、郁李仁泡水喝
做法:將中藥郁李仁洗凈后放到鍋中,倒入適量清水,開大火煮沸后轉(zhuǎn)小火再煮15分鐘,取出后晾涼即可飲用。
功效: 潤燥滑腸、下氣利水。
2、郁李仁泡酒喝
做法:然將郁李仁碾碎或拍破后加入米酒,用火煮沸,煮到約15分鐘后取下,悶蓋10分鐘,再加糧食白酒、白糖,攪勻就可以了。
功效:破血潤燥、下結(jié)氣。詳細>>
1、郁李仁散
方劑組成:郁李仁(湯浸,去皮尖)1兩,大黃(銼,炒)1兩,梔子仁半兩,樸消(研)半兩,干荷葉半兩,甘草(炙,銼)半兩,荊芥穗半兩。
方劑用法:上為細散。每服2錢匕,食后溫熟水調(diào)下。
方劑主治:肝臟壅熱,三焦不利,胸膈滿悶,睡臥不安。
方劑來源:《圣濟總錄》
2、五仁丸
方劑組成:桃仁(30克),杏仁(麩炒,去皮尖,30克),松子仁(5克),柏子仁(15克),郁李仁(3克),陳皮(另研末,120克)。
方劑用法:五仁研為膏,陳皮為末,煉蜜為丸,每服9克,每日1-2次溫開水送下。
方劑主治:津枯腸燥證。
方劑來源:《世醫(yī)得效方》
買購網(wǎng)中藥小編提醒各位注意:中藥的配伍講究對癥用藥,所以在配藥的時候最好找專業(yè)的中醫(yī)進行調(diào)配,不要輕信網(wǎng)上的用藥建議,以免導致健康受損。
中藥郁李仁需要貯藏在干燥的容器內(nèi),進行密閉保存,保存時注意將其置于陰涼干燥處,小心蟲蛀。
郁李仁在平地、丘陵等地均可栽培,園地以向陽、土質(zhì)疏松、排水良好、有機質(zhì)多、保水能力強、土層在1m深以上的地段為好。選好地之后應進行深翻、施基肥處理。
1、種子繁殖
因郁李為核果類,外殼堅硬,以秋播為好。播種時,在整好的苗床上橫向開溝,然后播撒種子,播后覆蓋細土,并用稻草覆蓋畦面,保持土壤濕度。
2、分株繁殖
郁李的分葉性較強,根部葉苗比較多,適合在春季進行分株播種,每株可分3~5株,然后按定植時的株行距栽植。
成年樹每年中耕除草3次,即分別在4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和11月進行。如套種了其他作物,可結(jié)合套種作物的田間管理進行。中耕除草宜淺不宜深,以免損傷土壤表層的吸收根系。
郁李常見的病害為縮葉病,可用波爾多液進行防治,主要的蟲害為東方果蛾,可噴灑藥劑進行防治。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用時搗碎。生品行氣通便力較強,常用于氣滯腸燥的便秘。
取凈郁李仁置鍋中,用文火加熱,炒至深黃色并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炒郁李仁常用于利小便,消水腫。
凈郁李仁,噴少許清水使外表稍濕,撒入朱砂粉簸動至均勻為度,取出風干。每1kg郁李仁,用18g朱砂。朱砂拌郁李仁多用于焦慮失眠。
取凈郁李仁,按一般蜜炙法進行操作。每100kg郁李仁,用12kg煉蜜。蜜郁李仁潤腸作用強,常用于腸燥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