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達病毒是什么
拉姆達是一個新冠變異毒株。與原始版本相比,其具有高度傳染性,并有抗原變異,而且可能逃避中和抗體,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有分析認為,按照目前的傳播趨勢,拉姆達有可能取代德爾塔,成為下一階段全球流行的優(yōu)勢毒株。
拉姆達和德爾塔誰厲害
研究人員表示,盡管這項研究迄今尚未經(jīng)過同行評審,但可以確定拉姆達變種病毒感染細胞的活躍程度不亞于德爾塔變種——后者目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傳染性的毒株之一。
拉姆達毒株的異常組合可能會使其更具傳播性。拉姆達變異株的刺突蛋白有七種突變,刺突蛋白是病毒外殼上的凸起,幫助它粘附并侵入細胞。這些突變有助于該毒株抵抗疫苗誘導的抗體的中和作用,可以促進拉姆達和細胞的結合,使抗體更難粘附以抵抗病毒。但是有研究表明,目前接種的新冠狀病毒疫苗對拉姆達變體仍有效,符合接種條件的人應盡快接種。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另外兩個突變T76I和L452Q,則有助于使拉姆達毒株具有高度傳染性?!袄愤_”變種感染細胞的活躍程度,不亞于“德爾塔”變種。
目前人們掌握的證據(jù)不足以確認這些突變的全部影響,針對這種毒株還需進一步研究以確定所需對策。
拉姆達病毒癥狀
感染拉姆達病毒后的癥狀似乎與新冠病毒的常見癥狀相同,包括干咳、發(fā)燒、味覺或嗅覺喪失、身體疼痛和呼吸短促。一些專家建議患者應密切監(jiān)測這些癥狀,并根據(jù)需要咨詢醫(yī)生。隨著疾病的發(fā)展,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發(fā)熱,多數(shù)在37.3℃以上,也可能出現(xiàn)呼吸道癥狀,包括鼻塞、喉嚨痛,甚至腹瀉、胸悶、恐慌等。由于個體差異,一些患者會轉為重癥,嚴重甚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而拉姆達病毒的傳播能力比現(xiàn)有病毒強多少倍,致死率有多高的問題尚未得到回答。
如何應對拉姆達變異毒株
拉姆達是一個新冠變異毒株。與原始版本相比,其具有高度傳染性,并有抗原變異,而且可能逃避中和抗體,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
盡管突破疫苗防護的病例在增加,但變異毒株最容易襲擊和制造死亡威脅的還是未接種疫苗的群體。變異毒株可能降低某些新冠治療藥物的效力,或者降低新冠疫苗的保護力度,但是,只要接種了疫苗,無論是哪一類疫苗,都對人有保護力。至少在接種疫苗后也被感染的人中,重癥和死亡都普遍降低。專家表示,戰(zhàn)勝新冠病毒及變異毒株的希望在于大規(guī)模接種疫苗。
此外,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手段仍是必要的。不能讓病毒在人群中失控地傳播,這樣才能降低基因突變的發(fā)生率。
病毒為什么會變異
在生物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病毒同樣如此,且病毒的變異隨機性更大。病毒的結構十分簡單——蛋白質外殼包裹著遺傳物質,遺傳物質僅有DNA或RNA。一旦進入細胞,病毒的DNA或RNA便開始“瘋狂”復制,隨機出現(xiàn)復制錯誤,即發(fā)生突變。
另一方面,病毒要一邊躲避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一邊與其他病毒爭奪空間,突變率高、變異速度快就意味著它更有機會形成適應環(huán)境的性狀。同一時期,病毒的變異株可能有很多種,但“適者生存”,某些病毒變異株獲得了更有效躲避免疫系統(tǒng)偵測的能力,保留甚至增強了感染能力和傳播能力,就能更好地生存下來,并在人群中更迅速廣泛地傳播。
從結構上來看,DNA是雙鏈結構,即使復制過程中某一條鏈出現(xiàn)錯誤,還有可能通過另一條鏈發(fā)現(xiàn)異常并進行修正,突變率相對低。但流感病毒、丙肝病毒、冠狀病毒等的遺傳物質為單鏈RNA,復制更易出錯,且沒有糾錯機會,因此變異率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