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開學校舊址占地3.3萬平方米,建筑有東樓(1906年)、范孫樓(1929年)、瑞廷禮堂(1936年)、物理實驗樓等。
其中,東教學樓(稱“東樓”)是天津南開學校舊址的主要建筑,位于天津市南開區(qū)南開四馬路20號,總面積為952平方米,建于1906年,是當年南開學校的中心建筑,該建筑為二層磚木結(jié)構(gòu)的樓房,坡屋頂,外立面以青磚鑲嵌紅磚飾面。建筑首層主入口突出并設(shè)有開方窗,建筑二層設(shè)有連續(xù)羅馬式拱券窗和簡化的愛奧尼克柱拱券。該舊址建筑形體簡單,但細部處理繁復(fù),為典型的古典建筑風格,仿羅馬式但又具有中國民族裝飾的特點。南開學校其它的建筑也大體沿襲這一風格。
1977年,中共天津市委決定將周恩來在南開學校讀書時(1913-1917)的東教學樓辟為紀念館館址,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1月葉劍英題寫?zhàn)^名。同年3月5日,周恩來同志青年時代在津革命活動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
1996年11月20日,南開學校舊址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8月31日,南開學校舊址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
南開學校始建于光緒三十年(1904年),其前身為嚴氏家館。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末翰林嚴范孫先生在天津西北城角文昌宮以西的嚴氏宅邸興辦新式教育——嚴氏家館,聘張伯苓先生主講西學。1904年張伯苓東渡日本考察教育,8月回國后協(xié)助嚴修創(chuàng)辦敬業(yè)學堂。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學,校名初稱“私立中學堂”。1904年年底易名為“私立敬業(yè)中學堂”。1905年年終學校再次更名為“私立第一中學堂”。1907年正月,學校由嚴宅遷入坐落在“南開洼”的校舍(歐式建筑二層灰磚樓房)。是年秋,校名改稱“私立南開中學堂”。次年增設(shè)高等師范科。1912年4月改校名為“私立南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