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西南鼓吹樂(山東?。?,編號:Ⅱ-45
(1)批次/類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山東省嘉祥縣
(3)保護單位:嘉祥縣文化館
2、魯西南鼓吹樂(山東?。?,編號:Ⅱ-45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
(3)保護單位:菏澤市牡丹區(qū)文化館
3、魯西南鼓吹樂(山東省),編號:Ⅱ-45
(1)批次/類型:2011年(第三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山東省巨野縣
(3)保護單位:巨野縣文化館
4、魯西南鼓吹樂(山東省),編號:Ⅱ-45
(1)批次/類型:2011年(第三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山東省單縣
(3)保護單位:單縣文化館
銅桿嗩吶是魯中南鼓吹的特有樂器。魯西南鼓吹樂主要依賴節(jié)日慶典、婚喪嫁娶等民俗活動而存在。是山東鼓吹樂中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在我國享有"嗩吶之鄉(xiāng)"的盛譽。
鼓吹是由民間吹奏樂器與打擊樂器配合演奏的一種民間器樂種類。山東的鼓吹樂主要有魯西南鼓吹、魯中南鼓吹、魯北鼓吹和魯東鼓吹4個流派。
根據(jù)魯西南鼓吹樂(嗩吶、錫笛主奏部分)經(jīng)常演奏的曲目來看,有些是宋、元以來的雜劇曲牌,如《混江龍》、《滾繡球》等,大量的是明、清時期流傳的小曲、牌子,如《山坡羊》、《鎖南枝》、《駐云飛》、《一江風(fēng)》、《朝天子》、《到春來》、《疊斷橋》、《采茶兒》之類。因此魯西南鼓吹樂有可能早在明清時期就已在當(dāng)?shù)亓鱾鳌?/p>
藝術(shù)特色
其一,為一曲多變的靈活運用。魯西南鼓吹樂一曲多奏所使用的手法主要有嚴(yán)格變奏、板腔式變奏、移調(diào)指法變賣二種。變化最豐富、最集中的是《開門》和《抬花轎》這兩首樂曲。以民間器樂曲牌《開門》為例,可變化派生為《上字開門》、《尺字開門》、《凡字開門》、《六字開門》、《五字開門》、《大合套》、《風(fēng)絞雪》、《婚禮曲》等十幾首樂曲。以《抬花轎》曲牌為基礎(chǔ)而形成的各種變體有《抬花轎》、《拜花堂》、《大笛二板》、《大笛鑼》、《百鳥朝鳳》、《快慢笛絞》等十幾首樂曲。其二,魯西南鼓吹樂富于特點的展開部分"穗子"。"穗子"在全曲是一個具有對比展開性的獨立部分,它的持點是演奏上具有極大的即興性,音型細碎,展開自由,旋律在環(huán)繞中心音不斷變換游移時,伴隨著豐富的節(jié)奏音型和多種演奏技巧,是顯示民間演奏家卓越才華和高超演技的段落。魯西南鼓吹樂嗩吶、錫笛常用的演奏技巧有花舌音、氣控音、氣拱音、滑音、打音、泛音、蕭音、苦音等。
魯西南鼓吹樂常用的調(diào)名有兩個體系,一個是承襲原地方戲曲的演奏指法變換稱呼為平調(diào)、越調(diào)、二八調(diào)、"下調(diào)、起調(diào);另一個是民間鼓吹樂所用工尺譜演奏指法變換稱呼六字調(diào)、尺字調(diào)、上字調(diào)、凡字調(diào)、五字調(diào)。
除由《開門》、《抬花轎》派生的樂曲外,還有嗩吶曲《慶賀令》、《十樣景》、《采茶歌》、《集賢賓》、《風(fēng)陽歌絞八板》、《一枝花》、《一江風(fēng)》、《越調(diào)步步嬌》、《混江龍》等;錫笛笛《山坡羊》、《駐馬亭》、《鎖蘭枝》、《駐云飛》、《羅羅》等;笛曲《雙合鳳》、《小笛曲》、《花香蜂嬸舞》、《越調(diào)黃鶯》、《風(fēng)落松》、《喜新婚》、《步步高》等。
魯西南鼓吹樂風(fēng)格獨特,質(zhì)樸豪放,高亢激昂,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得到專家和廣大群眾的喜愛。魯西南鼓吹樂這種普及面較廣的民間藝術(shù),經(jīng)過專業(yè)文化工作者長期的挖掘、整理和推廣,已在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婚喪嫁娶活動中的演奏,逐步擴展到大型節(jié)日聯(lián)歡、開業(yè)慶典、參軍升學(xué)、豐收喜慶等場合的演奏,為豐富城鄉(xiāng)文化生活、滿足群眾文化需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