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靜脈曲張病因
導致下肢靜脈曲張的原因很多,最多見的為單純性下肢淺靜脈曲張,其主要病因為股隱靜脈瓣膜的功能不全。另外一種重要病因見于原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PDVI),因其往往合并大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多表現(xiàn)出淺表靜脈的迂曲擴張。另外,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因為深靜脈回流不暢,發(fā)生淺靜脈代償性的迂曲擴張;下肢動靜脈瘺、靜脈畸形骨肥大綜合征也可有下肢淺靜脈曲張表現(xiàn);下腔靜脈回流受阻,如布加綜合征,也可導致下肢靜脈曲張。

二、靜脈曲張早期癥狀有哪些
1、患肢常感酸、沉、脹痛、易疲勞、乏力。多在久站后上述感覺加重,通過平臥、肢體抬高則可緩解。
2、靜脈壁受損,靜脈隆起、擴張、迂曲,呈蚯蚓樣外觀,以小腿內(nèi)側(cè)大隱靜脈走行區(qū)明顯,站立時更明顯。
3、腫脹:在踝部、足背可出現(xiàn)輕微的水腫,嚴重者小腿下段亦可有輕度水腫。
三、靜脈曲張臨床表現(xiàn)
1、表層血管像蚯蚓一樣曲張,明顯凸出皮膚,曲張呈團狀或結(jié)節(jié)狀。
2、腿部有酸脹感,皮膚有色素沉著、脫屑、瘙癢,足踝水腫。
3、肢體有異樣的感覺,針刺感、奇癢感、麻木感、灼熱感。
4、表皮溫度升高,有疼痛和壓痛感。
5、局部壞疽和潰瘍。
若為單純性下肢淺靜脈曲張,一般臨床癥狀較輕,進展較慢,多表現(xiàn)為單純曲張,少數(shù)情況可有血栓性靜脈炎、靜脈潰瘍等情況;若為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甚至深靜脈回流受阻情況,則病情相對較重,小腿站立時有沉重感,易疲勞,甚至下肢的腫脹及脹破性疼痛,后期則發(fā)生皮膚營養(yǎng)性變化,脫屑、萎縮、色素沉著、濕疹潰瘍的形成。
四、靜脈曲張診斷
下肢靜脈曲張具有明顯的形態(tài)特征,通過一般體格檢查即可以明確診斷。但如前所述,仍需鑒別導致靜脈曲張的內(nèi)在原因,為臨床診治提供依據(jù)。必要時需進行靜脈超聲或造影檢查。
五、 靜脈曲張的治療方法
下肢靜脈曲張有穿靜脈曲張襪、注射硬化劑、手術剝除等治療方法,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可作瓣膜修復手術和腔鏡下交通支結(jié)扎術等。下肢靜脈曲張也可能提示其他疾病存在,需積極治療原發(fā)病;若深靜脈回流不暢,則手術處理淺靜脈更應謹慎。
六、靜脈曲張預防措施
1、肥胖的人應該減肥,肥胖雖不是直接原因,但過重的力量壓在腿上可能會造成腿部靜脈回流不暢,使靜脈擴張加重。
2、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和長期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穿 靜脈曲張襪,使淺靜脈處于被壓迫狀態(tài)。
3、婦女經(jīng)期和孕期等特殊時期要給腿部特殊的關照,多休息,要經(jīng)常按摩腿部,幫助血液循環(huán),避免靜脈曲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