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珊瑚,向來都是最受游客喜愛的海南特色藝術品之一。小編也跟很多人一樣,之前一直以為珊瑚是一種植物,但是實際上珊瑚既非植物亦非礦物,而是一種海洋生物——珊瑚蟲的遺骸集結而成的化石。珊瑚蟲是一種生活于熱帶海域里的腔腸動物,在海中天然長成。
珊瑚構成除珊瑚蟲外,還有各種造礁生物,如各種大型貝類、蛛螺、珍珠貝、鐘螺、寶貝等。珊瑚蟲體本身為魚類的食料,所以珊瑚礁區(qū)均為魚類集中地區(qū),而且礁區(qū)的原生動物,動物殘體也是不少貝類的食料和藻類生長的肥料,所以礁盤上有多種藻類生長,如馬尾藻、沙菜、網球藻、喇叭藻、蠣菜等。這些藻類又可成為其它生物的食料,珊瑚礁區(qū)形成獨特的生態(tài)體系,是一個繁榮的生物群落,具有旺盛的生產力,其凈生產力比河口區(qū)還要大,一般可達4000克/平方米·年。許多海產品如海參、石斑魚、龍蝦、江現(xiàn)、鮑魚等都產自珊瑚礁區(qū),還有不少珍貴貝類、熱帶觀賞魚也都出自珊瑚礁區(qū)。珊瑚礁還是海洋中物種最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還是麒麟菜、海參、龍蝦、蝴蝶魚、鸚嘴魚和雀鯛類魚的棲居地,是重要的漁業(yè)資源地。
海南珊瑚是用產于熱帶海洋的海中奇葩、人稱“海石花”的海底奇特生物珊瑚制成。它奇形怪狀、美妙絕倫,色澤艷麗。白者勝雪、紅者如血、綠似翡翠、黃色類金。經過工匠們的挑選加工,再配上貝殼海柳和精致的底盤,便成為雅俗共賞的盆景藝術品。
海南珊瑚一直是受游客喜愛的海南特色藝術品之一,以往來海南的觀光客,費盡辛苦也要帶回去幾盆。但這種愛美之心形成的市場需求卻客觀上起到了很大的負面作用,促使一些人對珍希的珊瑚資源大挖特掘,使這種上百年甚至幾世紀才能生成一株的“美麗之花”銳減。為了避免美麗在南海消逝,當前海南省政府已經對珊瑚啟動應急保護措施,限制對珊瑚的采挖與運輸。
珊瑚海岸是其主要海岸類型,沿海珊瑚礁海岸斷續(xù)分布,以南部及西部、東部沿海發(fā)育較好,以裙礁分布最廣。根據《中國自然資源叢書海南卷》介紹,海南省珊瑚礁種類繁多,共計110種和5個亞種,其中有1個新種,分別屬于11科、34屬和2亞屬。主要種類有濱珊瑚、蜂巢珊瑚、角狀蜂巢珊瑚、扁腦珊瑚等巨大珊瑚礁塊體,還有成片生長的鹿角狀珊瑚、牡丹珊瑚、陀螺珊瑚、杯形珊瑚等。全省現(xiàn)有珊瑚礁面積占全國珊瑚礁總面積的98%以上,以西沙、中沙和南沙海域中分布最多。西沙珊瑚礁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育完好,擁有驚人的生物多樣性和極高的初級生產力,活珊瑚覆蓋度極高,平均可達70-90%。海南獨特的地理區(qū)位和自然條件,形成了全國分布最廣、品種最全、發(fā)育最好的珊瑚礁。
買賣紅珊瑚價格在2000元罰款一萬元到五萬元。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海南省珊瑚礁保護規(guī)定》第十五條明文規(guī)定:違反規(guī)定加工、運輸、銷售、購買珊瑚礁及其制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海洋主管部門沒收違法物品和違法所得,數量不足五十公斤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超過五十公斤的,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七條 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因科學研究、人工繁育、公眾展示展演、文物保護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應當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批準,并按照規(guī)定取得和使用專用標識,保證可追溯,但國務院對批準機關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實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專用標識的范圍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規(guī)定。
珊瑚骨骼或飾品可以帶上飛機,活體珊瑚由于要在海水里,所以只能托運不能隨身攜帶。另外從動物保護角度來說,如果你打算帶走的珊瑚是野生的而不是養(yǎng)殖的,那么不論其價值如何,每件珊瑚總體積不超過5000立方厘米,而且不能夾帶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