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松茸產自四川省阿壩州,產地主要分布于小金縣崇德鄉(xiāng)、木坡鄉(xiāng)、撫邊鄉(xiāng)、兩河鄉(xiāng)、結斯鄉(xiāng)、美沃鄉(xiāng)、日隆鎮(zhèn)等鄉(xiāng)鎮(zhèn)。小金松茸1985年開始打入國際市場,出口產品主要以鮮菇為主,年產量可達30噸左右。
小金松茸主要分布在海拔 3000~3800m的亞熱帶半干旱河谷氣候區(qū)高山向陽坡面,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植被絕大多數(shù)為高山櫟(巴郎櫟和黃背櫟),少量為混交林(高山櫟和油 松等),林下郁蔽度絕大多數(shù)為60%~70%,土壤瘠薄,土壤呈弱酸性,土壤濕度及空間相對濕度較低,晝夜溫差大,白天最高溫16~20℃,夜間最低溫 6~9℃。
小金松茸的形態(tài)特征是色澤鮮明,體形肥大。形若傘狀,菌蓋呈褐色,菌柄白色,均有纖維狀,茸毛鱗片。菌肉白嫩肥厚,質地細膩,口感極佳,并有濃郁的香氣及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生長在小金縣高半山青杠林腐質土中,尚未開散的為上品,開散成傘狀的略次,其營養(yǎng)價值和經濟價值都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