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可以運動嗎
病情穩(wěn)定的心臟病患者可以做適量的運動,而且恰當?shù)目祻瓦\動對于心臟病的恢復是很有好處的。反之不做任何運動將導致患者心功能進一步降低,反而不利病情的恢復。
心臟病運動有什么好處
科學的運動鍛煉能夠逐步提高心血管的適應能力,降低心臟病發(fā)作次數(shù)。醫(yī)生對患者進行心臟功能評估,制定出個人化的運動方案,指導患者循序漸進地鍛煉,并結(jié)合控制情緒、減肥、平衡飲食、戒煙、危險因子評估等措施,幫患者達到心臟功能的最大潛能。
心臟病病人做什么運動好
1、慢跑
慢跑或原地跑步對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效果最好。一般慢跑里程應掌握在三公里左右,一星期鍛煉不少于五次,運動量應是每分鐘心跳次數(shù)加自己年齡等于170,最好在下午或傍晚進行。對于年齡較大、體質(zhì)弱、心臟狀況較差者,尤其運動時會引起心絞痛者,推薦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具有增強心功能,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的效果。每次散步可堅持20分鐘至1小時,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
2、快走
快走的運動量介于慢跑和散步之間,對大多數(shù)心臟病人較適宜,一般快走為6公里/小時,每分鐘步行100步以上者,可使心率達100~110次/分鐘。一般在下午或傍晚進行,每次15~30分鐘,中間休息1~2次,每次3~5分鐘,以后可逐漸增加快走速度和持續(xù)時間,直至3~5公里/小時,步行30分鐘休息5分鐘,每日2次,持之以恒。
3、太極拳
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太極拳動作舒松自然,動中有靜,打太極拳更有助于保護心臟。美國醫(yī)生分析了大量的案例,旨在了解打太極拳對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有何種影響。他們發(fā)現(xiàn),打太極拳有助于改善心臟的狀況。一般而言,體力較好的患者可練老式太極拳,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式太極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體弱和記憶力差的可以只練個別動作,分節(jié)練習,不必連貫進行。
4、騎自行車
自行車在我國幾乎家家有,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騎自行車,現(xiàn)在的自行車設(shè)計更合理,使用起來較舒適,有的還能調(diào)節(jié)速度,方便調(diào)整負荷量、運動量;但目前交通擁擠,從安全角度來說,心臟病人還是在運動場內(nèi)、空曠地,或使用功能自行車在室內(nèi)進行運動。
5、游泳
對心臟疾患輕,醫(yī)生評估心功能適宜,體力較好,原來會游泳,具有條件,能長期堅持者,可以從事游泳鍛煉。
心臟病患者運動注意
1、注意運動量適中,運動量過大對于年輕人以及未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沒什么大礙,但對于心臟病患者則會導致心率不齊甚至昏厥等癥狀。如果在運動結(jié)束10分鐘后,心跳次數(shù)每分鐘仍在100次以上,則不應再加大運動量,應根據(jù)情況適當減少運動量。
2、循序漸進的運動,患有心臟病的患者應當一點一滴慢慢的進行運動,持續(xù)每天堅持運動,運動量應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循序漸進,這樣才不會導致心臟病的復發(fā)。
3、進餐與運動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患有心臟病的患者在飲食與運動的時間差上也非常有將講究,飯后馬上運動非常容易引起肚子疼,心機缺血,心臟脫落。
4、運動最適宜的溫度是4℃-30℃。心臟病患者在過于寒冷,或者過于高溫的環(huán)境下進行運動,非常容易導致心臟衰竭,胸悶氣短等癥狀,為了您的健康,一定要多注意氣候溫度的變化在進行運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