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團部分:牛奶、酵母、面粉、雞蛋、白糖、香草精、鹽、黃油、葡萄干。
2、糖漿部分:白糖、水、朗姆酒、紅酒。
3、裝飾部分:糖粉、水、檸檬汁、杏仁片
1、把牛奶加熱,倒入酵母粉進行攪拌,之后加入一半的面粉,揉成面團,靜置發(fā)酵。
2、將蛋白和蛋黃進行分離,將蛋黃里加入白糖進行打發(fā),打發(fā)到顏色變淺后加入到酵母里面。蛋白里面加入鹽和香草精同樣打發(fā),打發(fā)至膨脹后倒入到酵母里面混合。
3、取出發(fā)酵好的面團,加入剩余的面粉繼續(xù)攪拌均勻,黃油提前取出解凍,室溫打發(fā)至柔順的酸奶狀態(tài)后,也加入到面團里混合均勻,最后常溫靜置30分鐘。
4、在蛋糕模具上涂抹一層黃油,葡萄干放入面團輕柔,再將面團放入模具,大概1/3的高度,放到溫暖的地方進行發(fā)酵。發(fā)酵膨脹后我們提前預熱烤箱160度烤50分鐘,當?shù)案庾兂勺厣珪r把溫度降到150度。
5、把白糖倒水中一邊攪拌一邊加熱煮沸,煮沸后將鍋取走靜待冷卻,將紅酒和朗姆酒混合,加入到冷卻的糖漿里攪拌一下。
6、將糖粉加入到水里面,加熱煮沸后改成小火繼續(xù)煮直至變粘稠后,倒入檸檬汁,關火進行冷卻,用電動攪拌器攪拌至雪白霜狀態(tài)。
7、將蛋糕取出后脫模,首先將蛋糕浸泡在加有酒的糖漿里面,表面完全涂抹均勻,緊接著把雪白糖霜均勻的淋在蛋糕表面,最后撒上杏仁片即可。
1737年,波蘭國王在吃過奶油圓蛋糕(Kouglof)之后,認為它太干,希望他的御用甜點師Nicolas Stohrer可以對食譜進行改進。而這位甜點師在奶油圓蛋糕的基礎上,只是淋上了Malaga,一種帶有藏紅花香味的利口酒,同時加入了卡士達醬和葡萄干,“巴巴”就這么誕生了。
后來,國王的女兒Maria Leszczyńska嫁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甜點師Stohrer于是跟隨公主一同來到法國凡爾賽,使這種糕點在法國開始流行起來,同時他對“巴巴”進行了再一次“改造”:他將卡士達醬換成了打發(fā)的甜奶油,用朗姆酒浸透蛋糕,在幾年后改用了朗姆糖漿,于是巴巴朗姆蛋糕終于誕生了。
在制作蛋糕的時候若是在里面加入適量的朗姆酒,烘烤后里面的酒精就會揮發(fā)掉,但是朗姆酒的風味會留在里面,即便是小孩子也是可以食用的,吃起來口感比較好。不過若是對酒精比較敏感的人,在制作蛋糕的時候可以不添加。此外,朗姆酒不僅能用來調味,還能消除一些奶油的甜膩感。在打發(fā)奶油的時候里面加入少量的朗姆酒,這樣吃起來口感就不會那么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