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油菜選用以“華油雜”系列、“中油雜”系列雙低油菜品種作為主推品種。其植株的株高在1.8-2.2米,薹粗約1-1.5厘米,株平有效角果數(shù)156個左右,平均角粒數(shù)17粒左右,色澤翠綠,莖干和葉片有蠟粉,菜薹味甜,無傳統(tǒng)油菜薹的苦澀味。
地域范圍包括荊門市所轄東寶區(qū)、高新區(qū)﹒掇刀區(qū)、沙洋縣、鐘祥市 、京山縣、屈家?guī)X管理區(qū)、漳河新區(qū)等行政區(qū)域的53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鐤|徑111°51'-113°29',北緯30°32'-31°36',國土面積1.24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6.23萬畝。荊門東接大洪山之毓秀,北枕荊山之靈脈,南擁江漢平原之富庶,山川秀美,人杰地靈,物產豐富,境內北部層巒疊翠,中部崗嶺起伏,南部沃野舒展,山區(qū)、丘陵、平原、湖區(qū)地形兼具、優(yōu)勢兼得。
本規(guī)范所稱荊門油菜產品包括菜薹、油菜籽及以油菜籽為原料所加工的菜籽油和餅粕。 (一)外在感官特征 1、荊門油菜選用以“華油雜”系列、“中油雜”系列雙低油菜品種作為主推品種。其植株的株高在1.8-2.2米,薹粗約1-1.5厘米,株平有效角果數(shù)156個左右,平均角粒數(shù)17粒左右,色澤翠綠,莖干和葉片有蠟粉,菜薹味甜,無傳統(tǒng)油菜薹的苦澀味。 2、荊門油菜的商品油菜籽呈黑色或褐色,色澤鮮亮,皮薄,籽粒飽滿圓潤,大小均勻整齊,千粒重3.6-4.2克。 3、以荊門油菜籽為原料經傳統(tǒng)壓榨加工的毛油呈深褐色,有濃郁的菜籽油香味。經精加工后的菜籽油,呈淺黃色,油色清亮。 4、荊門油菜的籽餅粕呈黃色、淺褐色碎片或粗粉狀,具菜油香味,無發(fā)酵、霉變及異味。 (二)內在品質指標 1、荊門菜籽油中芥酸≤3%,餅粕中硫甙(餅)≤35 umol/g; 2、荊門油菜中的高油酸油菜籽經7D綠色高效加工關鍵技術壓榨的菜籽油中油酸含量≥70%,芥酸≤3%,其加工副產品餅粕硫甙≤35umol/g、粗蛋白≥25%。
(一)土壤地貌情況。荊門地域東、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開形,形成低山坳谷、丘崗沖溝和平原湖區(qū)兼具地勢。東北部的鐘祥、京山大部分地域地處大洪山南麓,地質特征為褶皺斷塊山地,主要由古生界、中生界碳酸鹽巖、碎屑巖以及元古界變質巖構成,形成低山或丘陵。最高點為鐘祥市客店鎮(zhèn)的齋公巖,海拔1050米;西北部的東寶區(qū)地域是由大巴山東延至???、南漳的荊山,海拔降至1000米以下,山文線由東西轉為北西至東南,蜿延形成荊山余脈。主要由二疊三疊紀石灰?guī)r組成,形成坳谷、沖溝分割起伏和緩的低山、丘陵或崗地。中、南部漢江兩岸的鐘祥市、京山縣部分和沙洋縣大部分地域,主要分布于新生代沉降盆地之中,由于江河沖積和湖泊淤積,形成平原湖區(qū)。最低點為沙洋縣境內的長湖湖底和京山縣永隆鎮(zhèn)潘家灣河床,海拔27米。區(qū)域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湖泊密布,河網交織,堤垸縱橫,是全市糧油集中產區(qū)。 (二)水文情況。全境大小河流900余條,水域面積18.49萬公頃,地表水、地下水總量為40.12億立方米,水能資源可開發(fā)量達28萬千瓦。境內河流、湖泊縱橫交錯,泉眼、水庫星羅棋布,地下水和地表水十分豐富,形成以漢江中下游、漳河、長湖和府環(huán)河為主的四大水系,連接著58座湖泊556座大中小型水庫、71處河壩和12.95萬口堰塘,全市水域面積18.52萬公頃。據(jù)測算分析,轄區(qū)內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43.6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15.4億立方米,除去重復計算量12.94億立方米,全市地表水、地下水資源總量為46.13億立方米。過境河流主要有漢江、漳河和富水河;入境河流主要有蠻河、長壽河;出境河流主要有京山河、天門河、西荊河。漢江皇莊站多年平均過水流量1710秒立方米,過境水量504億立方米;漳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8.91億立方米。境內百畝水面以上湖泊58座,正常蓄水位容積5.5億立方米。其中,千畝以上水面的湖泊19座,正常蓄水位容積5.33億立方米。較大湖泊為長湖,正常水面11.34千公頃,鏡月湖、借糧湖、彭冢南湖、林湖、賀呂湖、蝦子湖、黃蕩湖次之。蓄水工程有大型水庫7座(外管3座)、中型水庫29座(外管4座)、小(Ⅰ)型水庫157座(外管2座)、?。á颍┬退畮?63座,另有2座在建未驗收投運,總庫容49.97億立方米,興利庫容26.43億立方米(不含外管水庫);12.95萬口塘堰總容積2.5億立方米。引水工程主要分布在漢江沿線,有大小引水閘16處,引水流量210.7秒立方米;71處河壩可蓄水量5961.1萬立方米,引水流量20.6秒立方米。 (三)氣候情況。荊門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年日照時數(shù)1997-2100小時,年均降雨量804-1067mm,日平均氣溫15.6-16.3℃,年平均相對濕度74%,無霜期239-255天。太陽輻射年總量112千卡 /cm2。全年盛行西北風和南風,年平均風速為4.3m/s。荊門市作物生長季節(jié)日照充沛,雨量適中,光、溫、水、熱、氣、土等自然條件均能滿足優(yōu)質油菜生長的需要。
(一)產地選擇。荊門油菜產地涵蓋鐘祥市、沙洋縣、東寶區(qū)、荊門高新區(qū)·掇刀區(qū)、京山縣53個鄉(xiāng)鎮(zhèn),為湖北省優(yōu)質油菜保護區(qū),面積在150萬畝左右。產地環(huán)境質量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技術條件》(NT/T391)的要求。(二)品種選擇。油菜種植品種種子品質達到《NY414-2000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種子》質量標準、不含轉基因成分,優(yōu)選華油雜系列、中油雜系列等雜交和常規(guī)品種。(三)生產過程管理。 1、基地選擇。要求土壤質地良好,疏松肥沃,透水和保水性能較好,土壤有機質含量1.5%以上,土壤以PH值5.6-7.2為適,土壤含鹽量控制在0.14%-0.2%,地下水位1m以下。土壤環(huán)境、水質、大氣質量及其它達到NY/T391-2000的規(guī)定要求。2、栽植技術。(1)直播密植高產技術。選用雙低優(yōu)質油菜品種,10月上中旬播種。播種前用“碧護”進行拌種,促進發(fā)芽,防治苗期蟲害。采用6行或8行油菜多功能播種機適墑播種,畝播種量300克,成苗2.5萬~3萬株。播種期推遲、墑情較差的田塊適當加大播種量。播期最遲不超過10月20日,播量不超過400克。播種后三天種子未萌動出苗應灌一次滲溝水,以溝水浸濕廂面為宜,確保一播全苗。(2)高效施肥技術。采用“一次底肥+一次追肥”技術路線。底肥選用“宜施壯”油菜緩釋肥,畝施40~45公斤,隨多功能油菜播種機播種時一并施用,把肥料深施于種子下部,提高肥效。元月中下旬追肥一次,視苗情畝施尿素2.5~5公斤。若田間地力偏瘦,底用緩釋肥可增至50公斤,也可在春季實施“一促四防”時每畝補噴1公斤的尿素溶液(噴施濃度控制在1%以內)。規(guī)模化采購肥料畝成本可以控制在110元以內。(3)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實施“機播+機收+機防”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選用多行多功能油菜直播機播種,滿足油菜密植栽培的需要。大力推廣油菜直接收獲技術,為提高油菜收獲效率,可在全田油菜80%角果變黃時,利用無人機每畝噴施80~100毫升“立收油”干燥劑,噴施后5~10天在晴天采用聯(lián)合收割機直接收獲。利用無人機開展植保、化調、葉面施肥等操作。(4)病蟲草綠色防控技術。油菜直播后3天內用乙草胺兌水均勻噴霧進行封閉除草,噴后24小時內遇雨需重噴。對未進行化學封閉除草或草害較重的田塊,要搶在油菜4~5葉、雜草2~3葉期間噴施油菜田專用除草劑除草。蕾苔期畝噴施90毫升“新美洲星”或菌核凈+磷酸二氫鉀+速樂硼+尿素混合液促早熟、防病、防衰、防倒、防花而不實。(5)凍害防治技術。本技術模式依托群體奪高產,個體相對偏弱,要注重防治凍害??梢栽诙燎皣娛┮淮巍氨套o”增強抗凍性。冬至苗偏旺田塊,還應采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00克或5%烯效唑40克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控旺,防止早苔早花而遭受倒春寒凍害。(6)收獲。油菜2/3角果黃綠色,主花序中下部角果枇杷色,籽粒呈固有顏色時為成熟期??稍诔墒鞎r采用人工收割或用機械收割,晾曬5-7天后再用機械撿收,并完成秸稈粉碎還田工序。也可在油菜成熟7-15天后,在露水干燥后用聯(lián)合收割機收獲。油菜籽收獲后及時干燥,裝袋入庫。(7)油脂加工技術。采用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黃鳳洪技術團隊的高品質濃香菜籽油產地7D綠色高效加工關鍵技術和成套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