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粒香米是黑龍江粳稻的一種,屬于長粒型的香米。產地在東北地區(qū),屬寒地黑土,光照充足,降水充沛。
具有生長期長、污染少等優(yōu)點,其米質純正、氣味清香、營養(yǎng)豐富,長粒香米外觀纖細、顆顆飽滿,米質光亮細膩,色澤晶瑩剔透,米粒原生態(tài)、無任何添加劑、無化學污染,營養(yǎng)健康,煮熟之后松軟油亮,潔白清香,飯粒完整,粒粒分明,適口性好。被譽為米中精品。
黑龍江。
顆粒飽滿,質地堅硬,色澤清白透明。
飯粒油亮,香味濃郁。
蒸煮后出飯率高,粘性較小,米質較脆。
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
橫斷面呈扁圓形,顏色白色透明的較多,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
1969年,黑龍江省遭遇多年少見的低溫早霜氣候,五??h龍鳳山公社五一大隊150公頃水稻絕產。時任公社農技推廣站站長的田永太作出了常人難以理解的舉動,帶著干糧在稻田里尋找成熟的稻種。一連6天過去了,精疲力竭的田永太一無所獲。第7天中午,田永太坐在最后一塊地的池埂上吃午飯,就在他幾乎完全失望的時候,一穴泛黃的稻穗突然闖進他的視線,田永太扔下飯盒,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把這12穗成熟的水稻握在手中。
1970年,田永太用這幾株稻穗繁育成7斤稻種,田永太給它命名為“51·7”。1973年,“51·7”因米質好、產量高而在五常大面積推廣。但這個品種依然是黑龍江省最常見的圓粒。
1990年,重新?lián)梧l(xiāng)農技推廣站站長的田永太在龍鳳山鄉(xiāng)建立了自己的試驗田,一次引進了上百個品種,進行對照比較。這年秋天,田永太又開始在全鄉(xiāng)的稻田里尋找,期待著“51·7”那樣的新發(fā)現。一天,田永太發(fā)現一穴壓圈帶芒的水稻,一數還是12穗,一看是長粒,一嘗竟然香味十足。
1991年,田永太對這束稻種進行繁育,60公斤稻種完全繼承了長粒香味的特點,田永太通俗地給它命名為“長粒香”,并在五常市迅速推廣開來。1994年,省有關部門認定長粒香為推廣品種,1999年正式命名為“五優(yōu)稻1號”。
產地在東北地區(qū),屬寒地黑土,光照充足,降水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