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香芋呈紡錘形,表皮棕褐色,橫切面灰白色并密布棕紅色檳榔花紋,肉質(zhì)緊密,蒸煮后口感細膩粉糯,芋香味濃郁。
安和香芋地域保護范圍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全州縣安和鎮(zhèn)所轄的安和村、白巖村、六合村、大塘村、大廣塘村、廣塘村、文塘村、四所村、水架村、青龍山村、聚賢村、江明村、平崗村、太平村等14個行政村。
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0°50′30″~110°59′25″,北緯25°37′24″~25°43′54″。
安和香芋呈紡錘形,表皮棕褐色,橫切面灰白色并密布棕紅色檳榔花紋,肉質(zhì)緊密,蒸煮后口感細膩粉糯,芋香味濃郁。
安和香芋內(nèi)在品質(zhì)指標控制范圍為:蛋白質(zhì)≥1.5g/100g,淀粉≥22g/100g,鈣≥120mg/kg。
安和香芋保護地域范圍位于“五嶺”之一都龐嶺峽谷區(qū)域,三面環(huán)山,東面是狹長谷地—“湘桂走廊”,該區(qū)域土壤以沙壤土為主,土質(zhì)疏松,透氣性及排水性良好,特別適合球莖的安和香芋生長。
同時該區(qū)域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7.7℃,年平均降雨量1565mm;且晝夜溫差大,安和香芋生長發(fā)育期晝夜溫差均達到8℃以上,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能夠有效促進安和香芋球莖膨大發(fā)育。
種苗準備:安和香芋子芋明顯特征是子芋和母芋以細長似竹根的根莖相連,故又稱“竹根芋”。每年2月份從安和香芋留種田中篩選具備“竹根芋”特征,且主芽飽滿、無病蟲斑、無霉爛,長度10cm~15cm,單個重約50g的子芋留做芋種。
定植:對篩選好作為芋種的子芋進行催芽,當芽頭似雞嘴,根長一粒米時最適種植,宜在3月中旬開始種植,清明節(jié)氣前種完。開種植溝,深度15cm~20cm,按種植株距傾斜45°(芽朝下)排放,芋種宜按大小分開排種,排放完畢后先用火土灰或草皮灰覆蓋在芋種上,再用細土二次覆蓋。定植后淋水保持土壤濕潤。
覆膜:選用黑色環(huán)保型地膜(1.2m)每畝4kg~5kg覆蓋,要求廂面平整,泥土細碎,膜邊四周沿著廂邊用泥土壓實。地膜覆蓋后應注意檢查,發(fā)現(xiàn)芽長出地面后,應及時破膜,膜口寬約20cm,并用泥土壓實膜口,發(fā)現(xiàn)缺苗的應及時補上。追肥時需揭開廂邊地膜,施完后蓋上土,然后再蓋上薄膜,直到收獲挖收時再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