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介紹
昭平銀杉茶地域范圍為昭平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0′-111°19′,北緯23°39′-24°24′,總面積8000公頃。 昭平銀杉茶是昭平縣新創(chuàng)制發(fā)展的廣西名優(yōu)綠茶。得天獨厚的優(yōu)越自然環(huán)境條件,蘊育了昭平銀杉茶超凡脫俗的高雅品質,昭平銀杉茶的優(yōu)良品質還源于科技的支撐。20世紀90年代昭平縣與華南農業(yè)大學合作,通過建立優(yōu)質茶葉示范基地,在全國率先研究有機茶生產,采用傳統制茶技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研制開發(fā)出的昭平銀杉茶,經農業(yè)部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評審,該茶葉外形肥壯,條直微扁,隱綠潤澤,湯色嫩綠明亮,香氣清高,滋味鮮醇,葉底肥嫩顯芽,具有名茶風格。多年來昭平銀杉茶系列產品在國內外茶葉博覽會上多次榮獲金獎,“將軍峰銀杉”還代表中國最優(yōu)秀的綠茶參加日本舉辦的“2007世界綠茶大會”的名優(yōu)綠茶評比并榮獲金獎,第八屆、第九屆“中茶杯”全國名優(yōu)綠茶評比一等獎。2010年昭平銀杉茶獲國家農業(yè)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和工商總局證明商標注冊。“綠色·生態(tài)·清淳”的“昭平銀杉茶”也得到了國內外茶業(yè)界和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二.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因素
(1)土壤狀況:生產加工“昭平銀杉茶”的茶樹主要種植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和低山。茶園的土壤類型主要是由砂頁巖母質和沖積土、洪積土母質發(fā)育而成的山地紅黃壤土和黃壤土,土壤排水透氣性能好,土層肥沃深厚,礦物質元素豐富,PH5.0-6.5,土壤有機質含量為2.5-3.4%,適宜茶樹的生長。
(2)水文情況:全縣水資源豐富,呈羽狀分布??h內各鄉(xiāng)村都有大小不等的河流,絕大部分屬桂江水系。全縣控制流域面積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沖溪205條。根據國家農業(yè)行業(yè)標準《農用水源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NY/T396-2000)判定,昭平銀杉茶樹種植范圍水質的綜合污染數為1級,屬清潔水平,適宜生產優(yōu)質的“昭平銀杉茶”農產品。
(3)氣候情況:生產加工“昭平銀杉茶”的茶樹種植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19.9℃,年≥10℃活動積溫為6953℃,年均降雨量為2046.6mm,年平均降雨天數不少于85.5天,年相對濕度為81%。冬曖夏涼,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適宜,漫射光多,終年云霧繚繞,為茶樹的生長和有益內含物質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
(4)人文歷史情況:昭平植茶飲茶活動自古有之,昭平的種茶歷史最早追溯到宋朝。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昭平各地相繼出現分散的小面積茶園,民間茶葉手工炒制作坊逐漸增加。據舊志載,三十年代全縣年出口茶葉30.2噸。解放后,茶葉加工由民間轉為集體,茶業(yè)初成規(guī)模。50年代至60年代,由縣供銷合作社牽頭組織茶葉生產,昭平已有連片種植的茶園。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昭平茶產業(yè)發(fā)展處于規(guī)范化連片種植茶葉的發(fā)展階段,當時的茶葉企業(yè)開始模仿浙江龍井茶的生產工藝加工茶葉,生產的干茶外形微扁挺直,干茶色綠有白毫,按等級不同命名為“銀針”和“碧玉針”,之后為便于統一宣傳和銷售,又因干茶的外形極似杉樹的樹葉,便把具有“外形微扁挺直、干茶色綠有白毫”特征的茶葉統稱為“銀杉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末,昭平縣開始引進無性系茶樹品種,由于新品種茶樹具有發(fā)芽時間統一、鮮葉整齊等特點,給“銀杉茶”的加工提供了優(yōu)質的鮮葉原料,“銀杉茶”的產量逐步得到提高。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隨著農村土地實行聯產承包,昭平縣的農戶在承包的土地上種植無性系茶樹品種,此時我國的國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社會對名優(yōu)綠茶的需求增長很快,茶葉企業(yè)以“銀杉茶”為昭平茶的代表,開始了開發(fā)名優(yōu)綠茶的歷程。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昭平縣把發(fā)展茶葉產業(yè)作為農業(yè)綜合開發(fā)的主導產業(yè)之一,開始由政府推動茶葉的發(fā)展,縣委、縣政府提出農業(yè)綜合開發(fā)的“1777”工程(即全縣人口平均每人種植1分地的茶葉、7分地的肉桂和八角、7分地的竹子、7分地的果樹)。昭平的茶葉發(fā)展進入穩(wěn)定的增長期,隨著茶葉種植面積較快增長,打造昭平的茶葉品牌提高茶葉產業(yè)的效益提上政府和企業(yè)的工作日程。決定以當時的將軍峰茶廠為示范基地,聘請華南農業(yè)大學的王登良教授為技術指導,以“銀杉茶”的生產工藝為基礎,全面開展“昭平銀杉茶”的開發(fā)工作,制定“昭平銀杉茶”的生產技術標準,從茶樹品種、茶樹育苗、茶葉種植、茶葉加工到茶葉包裝銷售整個生產環(huán)節(jié)規(guī)范“昭平銀杉茶”的生產。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昭平茶葉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縣政府和企業(yè)十多年持之以恒共同宣傳打造“昭平銀杉茶”茶葉品牌,特別是至2009年昭平縣已經連續(xù)六年成功舉辦以宣傳“昭平銀杉茶”為主的“廣西(昭平)茶王節(jié)”,現在“昭平銀杉茶”已經成為昭平茶葉的代名詞。 2002年8月7日,中國著名茶葉專家王登良、施兆鵬、梁月榮和劉勤晉在昭平縣考察昭平茶葉生產情況后,對昭平茶給予高度評價和贊賞,聯合題寫了一副對聯:將軍笑迎茶山綠,銀杉曲毫桂中奇。 2009年3月31日,我國著名現代詩人、書畫家、音樂家汪國真先生到昭平縣黃姚古鎮(zhèn)、桂江百里竹林生態(tài)景區(qū)和桂江采風。汪國真先生面對旖旎的桂江風光和濃郁的昭平銀杉茶韻,詩性大發(fā),隨即揮毫賦詩一首:新茶一杯飄清香,古箏一曲音繞梁。桂江之上船行遠,遙看群山笑君王。
三.地域范圍
“昭平銀杉茶”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包括昭平縣昭平鎮(zhèn)、文竹鎮(zhèn)、仙回鄉(xiāng)、走馬鄉(xiāng)、五將鎮(zhèn)、馬江鎮(zhèn)、木格鄉(xiāng)、黃姚鎮(zhèn)、富羅鎮(zhèn)、北陀鎮(zhèn)、樟木林鄉(xiāng)和鳳凰鄉(xiāng)12個鄉(xiāng)鎮(zhèn)128個村,東到鳳凰鄉(xiāng)營盤村,南到木格鄉(xiāng)楠鹿坡村,西到仙回鄉(xiāng)茅坪村,北到文竹鎮(zhèn)七沖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0′-111°19′,北緯23°39′-24°24′,茶園面積12萬畝,2008年產量4980噸,茶園相對連片種植。
四.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昭平銀杉茶外在感官特征:產品外形微扁、披毫隱綠,湯色嫩綠明亮,香氣清高,滋味醇爽,葉底綠亮勻整。
(2)昭平銀杉茶內在品質特征:水浸出物高,高于《GB/T14456-1993 綠茶》標準要求的36%,達到45%,茶葉特別耐沖泡。
(3)昭平銀杉茶質量安全要達到《昭平銀杉茶標準》(Q/ZPCB001-2008)要求。
五.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 “昭平銀杉茶”種植基地選擇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勢平坦的地方,或在寬大的臺地、微坡地,坡地要求坡度小于25°,且基地必須排水良好,地勢背風,土壤選擇由砂頁巖母質和沖積土、洪積土母質發(fā)育而成的山地紅黃壤土和黃壤土,土壤排水透氣性能好,土層肥沃深厚,礦物質元素豐富,PH5.0-6.5,土壤有機質含量為2.5-3.4%,適宜茶樹的生長。產地環(huán)境質量必須符合《無公害食品 茶葉產地環(huán)境條件》標準(NY5020-2001)。 (2)品種選擇:“昭平銀杉茶”茶苗選擇本地繁育的或在外地調入的無性系、適宜在昭平生長的品質優(yōu)良的中葉種或小葉種茶樹品種。品種的開采期必須在3月上旬以前。
(3)生產過程管理:昭平銀杉茶茶園的施肥、病蟲害防治以及茶青的采摘等管理符合《無公害食品茶葉生產技術規(guī)程》(NY/T5108-2001)和《昭平銀杉茶生產技術規(guī)程》(Q/ZPCB001)要求進行;茶園的修剪要求在春茶結束后才進行,除草則視茶園的具體情況進行。
2、茶園管理
①土壤管理
◆ 淺耕每年二次(2月和7月各一次)以上;深耕每年一次,在秋冬季茶園停止采摘之后(10-11月)結合施用基肥進行。
◆ 幼齡茶園和改造茶園的行間間種豆科綠肥,培肥土壤。
②施肥
◆ 施肥時期:在2月上旬施催芽肥,在4月到7月期間施追肥,在10月到11月結合冬耕施基肥。
◆ 肥料種類:基肥主要為餅肥 、有機肥和磷鉀肥,追肥主要為氮肥,應符合《無公害食品 茶葉生產技術規(guī)程》(NY/T5108-2001)附錄A推薦使用的肥料。
◆ 施肥量:根據茶園生產水平決定施肥量。
③病蟲害防治
◆以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為主,必要時采取適量適度的化學防治,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品種,嚴格執(zhí)行農藥安全間隔期。使用農藥品種及其安全標準應符合《無公害食品 茶葉生產技術規(guī)程》(NY/T5108-2001)中附錄C所規(guī)定。
◆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在茶樹上使用的農藥。
④茶樹修剪
◆根據茶樹的樹齡、長勢和修剪目的,分別采用定型修剪、輕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臺刈等方法,培養(yǎng)優(yōu)化型樹冠,復壯茶樹。
3、鮮葉采收及產品加工:
①鮮葉采收:
◆ 質量要求 昭平銀杉茶制作采用在昭平縣種植的無性系優(yōu)良茶樹幼嫩新梢為原料,要求無劣變和異味,無非茶類夾雜物。
◆ 采摘時間:每年的2-4月和10-11月,采摘春茶和秋茶加工“昭平銀杉茶”,5-9月采摘的茶青制作毛尖等茶葉品種。
◆ 采摘標準:珍品銀杉茶采摘單芽的茶樹鮮葉;特制銀杉茶采摘一芽一葉初展的茶樹鮮葉;銀杉茶采摘一芽一葉的茶樹鮮葉。采下的鮮葉要求嫩度、勻度、凈度基本一致,芽葉肥嫩、勻整、多茸毛,無損傷。
◆ 采摘方法:采用提手采,保持芽葉完整。 ②茶葉加工 鮮茶葉采后要進行加工制茶,茶葉加工廠房的設計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wèi)生法》的要求,所處的大氣環(huán)境必須符合《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規(guī)定的三級標準要求,加工廠必須具備茶葉生產許可證(QS證)和衛(wèi)生許可證,加工人員身體健康并必須持有健康體檢證,茶葉的生產必須按照QS證的要求進行。 昭平銀杉茶的生產工藝流程為: 鮮葉攤放→殺青→攤涼→初炒理條→復干做形→烘足干→精選→包裝
a 昭平銀杉茶的手工制作工藝為:
◆鮮葉攤放:采回鮮葉攤放于陰涼通風處,攤放2~4小時,然后付制。
◆殺青:使用電炒鍋,鍋溫140℃左右,鮮葉下鍋后,有爆裂聲發(fā)出,表明鍋溫適宜。殺青采用快速翻炒,抖悶結合,待葉質變軟,葉色由鮮綠變?yōu)榘稻G色、青草氣消失、清香顯露時出鍋,歷時3~5分鐘。
◆ 攤涼:殺青葉出鍋后,在專用潔具中迅速簸揚幾下,使熱氣及時散發(fā),防止葉色變黃,然后攤涼5~6分鐘。
◆ 初炒理條:在電炒鍋中進行,鍋溫80~90℃,茶葉下鍋后不發(fā)出爆裂聲的前提下,鍋溫越高越好。炒茶手法有抓、捏、搭、拓、捺、甩等,用力先輕后重,防止茶汁溢出,葉色變暗。炒至茶葉形成略扁的直條狀,含水量降到40%時即可出鍋,攤涼5~10分鐘。
◆復干做形:初炒葉攤涼至室溫時,倒回電炒鍋中復干做形。做形手法以搭、捺、推、壓為主,使用力度隨著鍋溫和茶葉含水量下降而逐漸減弱,待茶葉達7~8成干、鍋中有斷碎或茸毛出現時即可出鍋。出鍋茶葉在竹匾中簸揚幾下,放在潔凈的地方攤放30分鐘左右,待茶條表里水分分布均勻后即可烘足干。
◆ 烘足干:溫度控制在50℃左右,烘至茶葉含水率在6%以下時即可下烘。
◆ 精選:足干茶先用簸箕或風選機分離斷碎部分,后經手工揀剔分級。
◆ 包裝:用無味多層復合薄膜袋或鋁箔袋包裝封口,倉貯待售。
b昭平銀杉茶的機械制作工藝為:
◆ 鮮葉攤放:采回鮮葉攤放于陰涼通風處,攤放2~4小時,然后付制。
◆ 殺青:殺青適度的標準是葉質柔軟,略帶粘性,手握成團,松手不易彈散,粗梗折而不脆折、細梗折之不斷。葉色由鮮綠變暗色,表面光澤消失,嗅無青草氣,略有清香.殺青葉含水量58-62%即可。 殺青采用燃柴、燃氣或燃煤滾筒殺青機,爐灶內燒旺后啟動機子,當機溫升高至200度以上,筒體灼燒部分發(fā)紅,開始投葉20-30斤,然后再連續(xù)均勻投葉(一次葉量不宜過多),在生產過程中,要根據溫度適當地增減投葉量。該機溫度在前中部250度左右,尾端140度左右,轉速28轉/分鐘左右,殺青時間2-3分鐘,生產率100-120公斤/小時。 可以采用蒸汽殺青機、微波殺青機或多功能機進行殺青,只要殺青適度即可。
◆ 攤涼:殺青出機后,必須立即抖散、攤涼、散熱,防止葉色變黃和產生 水悶味,影響茶葉品質。
◆ 理條成形:把經攤涼后的殺青葉放在多功能機上進行成形,按多功能機的說明書投入適量的殺青葉,剛上機不用加壓力棒,4-5分鐘后,待機上茶葉略成條形后加壓力棒。再過3-5分鐘左右,茶葉已成扁形,且已有七成干,即可出機攤涼。待已攤涼回潮后的茶葉放到理條機上進行理條,使茶葉條形筆直,茶葉達八成干后下機,時間為10分鐘左右,攤涼待干燥。
◆ 烘足干:銀杉茶是把經過理條機理條后的茶葉用手工鍋炒法干燥,輝鍋溫度以80-90℃為宜,每鍋0.3-0.4公斤,茶坯下鍋后無炸響聲,當茶條開始轉為灰綠時,鍋溫下降至70℃左右,這時炒的速度應加快,用力宜輕,每分鐘抖炒翻動約40-50次,當炒到茶香外溢時,手碾成粉未狀,色澤灰綠而顯毫,即為輝鍋完畢,干燥完畢,整個干燥時間為30-45分鐘,干毛茶含水率為4-6%。
◆精選:足干茶先用簸箕或風選機分離斷碎部分,后經手工揀剔分級。
◆包裝:用無味多層復合薄膜袋或鋁箔袋包裝封口,倉貯待售。 ③生產記錄:認真記錄“昭平銀杉茶”生產情況、病蟲害發(fā)生情況、技術措施、農藥化肥的使用情況、建立“昭平銀杉茶”生產過程記錄檔案,記載投入品的名稱、使用時間、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加工廠加工茶葉時必須建立“昭平銀杉茶”加工檔案,記載加工茶類、工藝、數量、等級、時間和所用鮮葉品種、數量、等級。
六.包裝標識相關規(guī)定
(1)茶青裝運: 使用清潔衛(wèi)生、通氣良好的竹簍、竹筐等用具盛裝鮮葉原料,禁用布袋、塑料袋等易于損傷鮮葉的方法裝運。鮮葉運送應及時,避免日曬雨淋、防止悶熱、機械損傷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質。
(2)干茶包裝:包裝容器應干燥、清潔、無異味、無毒、不影響茶葉品質。接觸茶葉的包裝材料應符合SB/T 10035的規(guī)定。包裝要密封、防潮、整潔,能保護茶葉品質,便于裝卸、倉儲和運輸。
(3)標識:標志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昭平銀杉茶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注型式)。同時應標明產地、生產企業(yè)、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凈重量、生產許可證號和衛(wèi)生許可證號等內容。
(4)其它:昭平銀杉茶的貯藏、運輸執(zhí)行《綠色食品貯藏運輸準則》(NY/T1056-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