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餑餑是北京的糕點,它顏色白凈,沒有心餡,甜香可口,滋味頗佳,不像別的糖物兒使人發(fā)膩,過去小吃店或燒餅鋪全制售此物。
餑餑是北京人對面制點心等食品的一種叫法。有客人來家要擺餑餑招待,因此老北京糕點店也稱餑餑鋪。餑餑一詞明代楊慎的《升庵外集》中說:“北京人呼波波,南人訛為磨磨?!辈ㄍG音,可見餑餑在明代就有。清代以后的宮廷御膳房專門設有餑餑局,專為皇室做點心,北京城內(nèi)的餑餑鋪專營滿族糕點。
原料:
面粉、堿面、白糖、糖桂花、老酵、花生油。
步驟:
1、將老酵、白糖、堿面與涼水一起攪成稀糊狀,再放入糖桂花攪勻,倒入面粉和成面團,蓋上濕布餳10分鐘;
2、將面團放在案板上,取一塊面團,用手反復按揉至面團光潤時,搓成直徑約一寸五分的圓條,刷上花生油,摘劑;
3、用手將面按成中間略薄、周圍稍厚的圓餅,放在餅鐺上用微火烙至兩面都呈微黃色后,放入烤爐中烤,直到圓餅暄起并呈白黃色時即成。
墩餑餑熱量為263大卡每100克,還是有點高的,不過北京小吃墩餑餑特別耐嚼,只有一點點甜味,一塊能吃好久而且很頂飽,不喝水的話有點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