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頭帶魚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之溫暖水域,由紅海、莫三比克海峽、安達曼海至澳洲東南部,向北至南中國海、東海及日本南部。臺灣主要產(chǎn)于澎湖海域。
隆頭帶魚體甚延長,側扁,呈帶狀;尾極長,向后漸變細,末端成細長鞭狀。頭窄長,頭背面高高突起,前端尖銳,吻尖長。眼中大??诖?,平直;下頜長于上頜;齒發(fā)達銳利,側扁而尖,排列稀疏,上頜前端具倒鉤狀大犬齒2顆。鱗退化;側線在胸鰭上方略向下彎,而后沿中部至尾端。背鰭起始于后頭部延伸至尾端,具V棘,126-144軟條;臀鰭退化,起始于背鰭第47-50軟條之下方,具II棘,第I棘小,第II棘鱗片化,而后皆棘狀化,通常會埋于皮下;腹鰭退化,僅呈一對棘狀突起;胸鰭極短,末端不及側線上方;無尾鰭。體銀白色,體側具不規(guī)則之暗色斑駁;背鰭及胸鰭淺灰色,具細小黑點;尾端呈黑色。
隆頭帶魚是棲所生態(tài)暖溫水域中底層洄游性魚類,一般棲息于近泥砂泥質水域,水深在50-70公尺間,可游至深遠110公尺深之水域,產(chǎn)卵時則洄游至淺海水域。喜弱光,有明顯日夜垂直分布之習性,白天至深水層,黃昏、夜間及清晨則上游至表層。具群游性,性極貪食,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