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樓位于成都市紅瓦寺街18號大院,是一座修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紅磚居民樓,也是成都網紅拍照地。
該棟居民樓是由緊鄰的兩座住宅建筑構成,兩樓之間設有兩個交叉的“之”字樓梯,故被人稱為“鴛鴦樓”。
鴛鴦樓是由兩棟7層樓高的住宅樓和兩個步行樓梯組成,錯落有致。老舊的門窗、生銹的欄桿在攝影師的眼中卻有另一番的味道。
樓道是鐵欄桿的外走廊式,樓棟的兩端各有一樓梯,將兩棟樓連接在一起,與之成為一個整體,樓梯成Z字型,上下樓層,轉折行進。
老舊的外墻,紅色的平推木框玻璃窗,窄小的樓梯過道,外掛的鐵絲晾衣架上掛滿了晾曬的衣物,擺放在樓道的生活雜物,以及幾盆放置在樓梯臺階的小綠植…
讓這棟“鴛鴦樓”極具年代感,只有停放在樓下一角的幾輛共享單車和外賣電動車才會把人拉回現實。也正是如此,這個現代都市中的“舊時空”,吸引了不少“懷舊”的人們。
上世紀70年代,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為解決青年教職員工住房問題,建造了這棟大樓,分配給已經結婚有小孩,或者打算結婚,準備生育的人,“鴛鴦樓”就是這樣被叫出來的。
這座鴛鴦樓曾經是附近高校四川大學的教職工宿舍,經過時間的洗禮,如今居住在這里的只剩一些老人和外來務工人員。
置身在這座鴛鴦樓中,住戶們晾曬的衣物、種在房間門口的盆栽、還有停放在樓下的電瓶車和自行車,也給這座滿是懷舊味道的“鴛鴦樓”點綴了濃濃的生活氣息,所以吸引著很多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