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以近現(xiàn)代美術作品為主,兼及古今中外,規(guī)劃以收藏"新金陵畫派"代表畫家的作品為重中之重。現(xiàn)有各類藏品近萬件,其中以中國畫最為豐富,包括明吳門畫派、 清初四王、金陵八家、揚州八怪、海上畫派、新金陵畫派以及20世紀諸名家的作品。此外,還收藏大量版畫、中國油畫、中國水彩畫、當代書法、民間藝術等美術作品。
機構設置
該館的機構設置有:館長辦公室、行政科、業(yè)務科、學術部、典藏部、展覽部、江蘇版畫院、江蘇油畫雕塑院、財務科、保衛(wèi)科、藝術服務部。
建筑歷史
1936年,中國第一個國家美術館在古城南京誕生,這就是江蘇省美術館的前身——國立美術陳列館。1960年正式更名為江蘇省美術館。經(jīng)過幾代人半個多世紀的努力。江蘇省美術館的各項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贏得了中國美術館界的重要地位。江蘇省美術館是造型藝術博物館,具有收藏、研究、陳列、展覽、交流、服務等多項功能?,F(xiàn)館址與人民大會堂、總統(tǒng)府遺址相毗鄰,同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遺址。主體建筑是融西方近代建筑風格與民族風格為一體的民國建筑。館藏品在數(shù)量與質(zhì)量上在全國美術館位于前列。到目前為止共收藏近萬件典藏品,初步形成明清書畫、近現(xiàn)代中國畫、近現(xiàn)代書法、中國新興版畫、中國水彩畫、江蘇水印版畫、外國版畫、民間工藝品、夏同浩捐贈作品、日本鄉(xiāng)土玩具等到十個專題系列。館藏精品先后到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及歐洲展出。江蘇省美術館下設江蘇版畫院、江蘇油畫雕塑院、江蘇書畫工作室。2004年,經(jīng)省政府批準,江蘇省美術館新館正式立項,將建成一流的現(xiàn)代化美術博物館。
新館簡介
新建一個現(xiàn)代化的江蘇省美術館,是幾代美術館人的共同心愿。在省政府及各級領導的關懷下,2004年,新館建設正式列入“文化大省建設規(guī)劃”項目,并將在建館七十華誕之際奠基動工。
新館與中國近代史博物館、南京圖書館新館、梅園新村紀念館相毗鄰,東望漢府街,北鄰長江路,南接中山東路,占地面積約13000平方米。建成后的新館將具有國際水準和時代特征,功能設置、設備配置、建筑裝飾等標準達到一流水平,應成為江蘇乃至全國的藝術品典藏、研究、展示的重要場所,成為藝術信息傳播和海內(nèi)外文化交流的活動中心。
江蘇省美術館新的一頁即將打開,一個現(xiàn)代性、經(jīng)典性和大眾性相統(tǒng)一、將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來自五湖四海的人群和文化。
2006年11月6日,江蘇省美術館新館正式開工建設。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省長梁保華共同為新館奠基揭幕。
江蘇省美術館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美術館,是中國美術館事業(yè)發(fā)展的開端,自1936年至今已有70年的悠久歷史。今年恰逢70周年館慶,新館的動工建設,可謂錦上添花、繼往開來。江蘇省美術館新館是江蘇省“十一五”期間十大社會事業(yè)建設重點項目之一。新館工程總投資3個億,選址位于長江路文化一條街上,與總統(tǒng)府、南京圖書館新館相毗鄰,具體位置在長江路以南、漢府街以西、中山東路以北、中央飯店東側所圍合的區(qū)域上,占地1萬平方米,南北長約190-200米,東西寬約150-160米。新館設計方案由德國KSP建筑設計事務所設計。主體建筑高24米,地上四層,地下二層,建筑面積2萬7千平方米。各類大小展廳近10個,面積7000平方米,展廳面積比老館擴大近4倍,最大的展廳1400平方米、層高8米。新館同時還具備研究、典藏、交流、教育和藝術服務等多種功能,達到全國一流水平。
建成后的江蘇省美術館新館將成為江蘇省乃至全國重要的藝術品典藏、研究、展示和公民素質(zhì)教育基地,成為藝術信息傳播和海內(nèi)外文化交流的活動中心,成為顯示江蘇文化藝術水平和社會教育水平的一個宣傳窗口,是我省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重大文化工程。
實用信息
一、周二至周日:9:00—17:00對外開放,下午16:30停止發(fā)票;周一閉館。
二、憑票入館,過期作廢。
三、展館內(nèi)禁止飲水、吸煙,大聲喧嘩;衣冠不整者嚴禁入內(nèi)。
四、館內(nèi)禁止吃口香糖及亂扔雜物,館內(nèi)應保持清潔。
五、易燃、易爆及化學危險品嚴禁帶入館內(nèi)。
六、如有突發(fā)事件請觀眾聽從現(xiàn)場工作人員的統(tǒng)一指揮,按指定線路撤離。
七、愛護展品,文明參觀,請按說明或工作人員的指導參觀。
八、在參觀過程中注意安全,保管好隨身物品,以免丟失。
交通信息
地鐵2號線至大行宮站,位于南京圖書館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