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頭是西藏很多地區(qū)的必備美食之一,拉大、阿里、那曲、日喀則等地的居民在藏歷新年初一,會早早起床熬煮羊頭。有些居民則在節(jié)幾天前清理好羊頭,初一那天可以直接熬煮;還有些居民在藏歷初一清洗好羊頭,帶羊毛一起熬煮,一段時間后就能輕松地將羊毛清理干凈。一般羊頭需要熬煮6個多小時,食用時,羊眼會放在最后食用。準備吃羊眼時,大人經(jīng)常跟孩子們開完笑,說羊的兩只眼睛不能同時被一個人吃下,否則兩它們會在肚子里“打架”。當然,這都是新年里一家人相互娛樂的方式。
雪域羊頭的傳說:雪域羊頭之所以在新年時作為供品擺上供桌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羊頭在藏語中叫“魯古”,與藏語中的“年頭”一詞諧音,因而就成了新年供品;一種說法是,過去雪域高原有很多猴子,過年時,家中的供品要遭猴子偷吃,為了避免猴子偷吃,有人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把羊頭擺上供桌,猴子懼怕羊,就再也不敢來吃供品,從此形成了新年供羊頭的習(xí)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