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
鵪鶉肉、小米、松子、雞蛋清、姜塊、淀粉、鹽、香油、白砂糖等
做法:
1、鵪鶉取出內(nèi)臟,洗凈,抹干水起肉,鵪鶉骨放入滾水中煮5分鐘,取出洗凈;
2、鵪鶉肉切小粒,加入淀粉、蛋清、鹽,攪勻成糊狀;
3、鍋內(nèi)加入適量冷水,放下鵪鶉骨、姜片煲滾,改用小火煲1小時取湯備用;
4、松仁放入熱油中,用小火炸至金黃色時撈起;
5、小米洗凈,用湯匙碾碎成蓉;
6、把小米蓉放入鍋中,下入高湯煮滾,用白糖、料酒、鹽調(diào)味;
7、再加入鵪鶉肉粒和湯攪勻,待鵪鶉肉熟后,淋上香油,盛入湯碗內(nèi),撒下松仁即成。
1、松子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油酸等,能降低血脂,預(yù)防心血管疾病;而且松子中所含大量礦物質(zhì)如鈣、鐵、磷、鉀等。
2、小米因富含維生素B1、B1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瘡的功效;小米還有防止泛胃、嘔吐,并具有滋陰養(yǎng)血等功效。
3、醫(yī)界認(rèn)為鵪鶉肉適宜于營養(yǎng)不良、體虛乏力、貧血頭暈、腎炎浮腫、瀉痢、高血壓、肥胖癥、動脈硬化癥等患者食用。
1、小米:小米忌與杏仁同食。
2、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糖精、豆?jié){、兔肉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