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粉跟打攪團類似,把水燒開,然后把粉面一點一點入鍋,邊入鍋邊攪拌,直到淀粉顏色完全變白,變成糊狀變得透明就行了。
雖然跟攪團類似,但涼粉比攪團省事多了,打攪團要狠勁地攪才能熟,主要原因是攪團食材是玉米面,玉米面難熟,而且容易起小疙瘩,所以攪著很費勁,而用粉面打涼粉則不需要那么費勁。
1、鍋加水適量,待水冒泡時,把玉米面均勻地攪拌于鍋中,左手抓玉米面一邊向鍋中慢慢 撒 下的同時,右手拿搟面杖使勁攪,記住要一個方面攪,且要攪得十分地均勻,不要讓面打成生面塊,攪到?jīng)]有疙瘩,玉米面撒完后,再撒少量小麥面。
2、最后的半成品攪拌稀稠看到順著搟面杖流下滴到?jīng)鏊肜锲【完P(guān)火,也可以用筷子或大鐵勺子插進攪團中間不倒。
3、攪團做好后,趁熱倒進漏斗盆里,用勺子使勁擠壓漏盆里的攪團到?jīng)鏊柚校?變成了一個個小魚魚。撈在碗里澆上漿水湯就好了。
攪團簡單說來就是用雜面攪成的漿糊,主要有玉米攪團和洋芋攪團。
攪團的另一種吃法叫做魚魚,又叫漏魚兒、涼魚,陜西有些地方叫做“蛤蟆骨斗”,意為小蝌蚪,因為魚魚的樣子就像一條條蝌蚪。
魚魚是用大漏勺漏出來的,涼水倒進大盆里,用勺將打好的攪團面糊倒進漏勺里,在重力的作用下,玉米糊成魚魚狀從漏勺孔處魚貫而下,掉進清涼的水里。漏的時候,勺抬高點,魚兒就細長,落低一點,就粗點兒,全憑個人喜好。
加入一勺鹽、少許的雞精、生抽、陳醋、一點的香油、兩勺的辣椒油、紅辣椒末、酸菜末、燙過的青菜,末少許的蒜泥,再加少許的涼開水攪拌均勻,然后把調(diào)好的汁澆到攪團上就可以了。